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微信扫码登录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化纖] 風勁起如東,聚首共揚帆 | 中國化纖協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分會年會暨行業高質量發

[復制鏈接]
樓主
發表于 2023-8-19 17:30:5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G. C& `5 `' U. `2 b3 O8月16-17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分會年會暨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江蘇如東召開。此次會議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主辦,如東縣人民政府、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分會承辦。5 n5 g$ x1 X1 [  `/ i

) G, N: L) Y* `( @& z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瞿金平,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原副會長賀燕麗,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子賢,如東縣人民政府縣長陳雷,中共如東縣委常委、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邵鋒,中共如東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如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蔡東,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基等嘉賓,以及來自國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上下游產業鏈相關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300多位行業代表參加了會議。

2 g; S7 t5 z9 x: d

' }) x% h3 B6 v
, y+ }7 J' ~& ?. |, o1 @1 u
8月16日下午,中國化纖協會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分會召開了主要纖維生產應用企業參加的閉門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表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化工藝技術和裝備,需要做大“蛋糕”,拓展下游應用領域。他針對行業發展的現狀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做好行業數據收集、分析和使用,讓社會了解行業;二是建立交流平臺,加強行業自律、行業規范,要理性投資,有序發展;三是推進標準制定和品牌建設工作,規范行業生產,維護企業和產品形象,提升品牌價值。與會代表針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當前現狀、存在的問題、技術發展趨勢和如何拓展下游應用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討,會后參觀了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 ^+ ^: k6 p6 g# P
; x% r& [$ i$ t: k) I: A# ?
高端視點
$ l6 |: A- l/ z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表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作為一種高性能纖維,與碳纖維、芳綸、聚酰亞胺纖維、碳化硅纖維等是國家戰略需求材料。他希望以這個大會為契機,采納真知灼見、廣積學術資源,各位學者要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領域創新驅動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核心技術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順勢而為、肩挑重擔、勇毅前行,促進新材料領域內的科技進步和高質量發展。同時,要加強建設智能化、規?;?、低成本生產體系,拓展在海洋、建筑、安防等眾多領域的應用,推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技術、裝備創新。# o3 o, \( d* Q9 t1 [5 u' @
, p9 _8 b; n7 ~  B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指出,目前從產能、質量上來說,我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個別方面還處于領先地位,下游應用技術也實現較大突破,但仍有提升空間。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自立自強”等大背景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應用是一個多方面交叉的廣闊領域,從纖維本身用途來講,在資源、環境、能源、生命健康、安防等領域無處不在。通過此次產學研深度融合,相信一定能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制造及應用技術做到世界一流,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的貢獻。
) L$ k. x* f4 f% R. A, ~9 R' b6 W; W1 Y1 ?; h2 O$ r/ p4 H7 m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給國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他高性能纖維的發展提出四點建議:第一,進一步加強原創性的基礎研究,推動研究成果走向國際前沿;第二,進一步加強應用技術的創新,集聚整個產業鏈的力量進行科技和產業的攻關;第三,加強交叉融合創新,提高高性能纖維進一步國際化、進一步向纖維強國邁進的系統解決方案能力;第四,加強智能設計創新,提升產業的數字化、綠色化水平,特別是利用新技術如AI賦能等,進行分子設計,提高高科技含量。她指出,當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行業已經進入到了新的發展階段,也面臨著諸多的新挑戰,不僅要更加重視技術創新,增強內生動力,補齊發展的短板,也要注意理性投資,防止增長過快,避免內卷,影響行業的未來可持續發展。
' ]# Y4 ~& ^: d7 G
' W# y5 w3 R/ `6 |, c+ c' k南通市如東縣縣長陳雷介紹了如東的區位優勢、產業基礎。他指出,如東有豐富的海上風電能源,通過江蘇省環評的化工工業園區,擁有豐富的纖維初始原料——LNG液化天然氣,目前如東已有桐昆纖維新材料產業園等化纖項目落地開花。他表示,如東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又毗鄰上海,希望企業家來如東投資興業,共同把纖維產業做大做好。
* h  [! i( I; s9 S% t$ \3 O" I5 J5 c6 m% ?
共建共贏共享
1 r( D# h& s0 h: A$ @

" [& p* b3 U  g
“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先進纖維復合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簽約及揭牌
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與華南理工大學期望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領域及雙方關注的技術領域進行長期戰略合作,雙方共同建立“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先進纖維復合材料聯合研究中心”,針對引領產業發展的技術方向開展前沿研究,在全球范圍內吸引高層次創新人才,形成有原創性、突破性,對行業發展有重大影響力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 M% [/ u! N( S- ?. N7 j) o  U8 G: N" x* j$ H: V1 {+ Q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瞿金平,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如東縣人民政府縣長陳雷,中共如東縣委常委、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邵鋒、中共如東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如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蔡東、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基上臺共同見證簽約。
! N7 r1 J' {* _! o6 F7 C
: Z8 J/ S/ W  a7 d3 d9 C$ y3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郭寶春和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牛艷豐分別代表雙方簽約。
6 m! n8 V3 P4 U$ \8 ~! b& V4 g  ]( R6 \& I* h' ?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和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周新基董事長共同揭牌。! w& F  d- {$ n5 n$ u/ \+ I
4 w$ s+ Z; w) P- J! M8 F0 W: P
“九州星際研究院”揭牌
; [! B! t1 U. L; w" H6 R6 h# f7 K" Y九州星際為響應先進制造業對高性能纖維材料的發展要求,進一步加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品及應用研發,提升企業在纖維材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提高研發效率,決定成立九州星際研究院。九州星際研究院將承擔公司整體的產品研究、開發、檢測及應用推廣職能。! Y- b7 I2 H4 g9 N/ U( L
$ c1 |2 m# k. k& m9 i+ q3 U! k' B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張立群和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基共同揭牌。8 x5 `5 l3 r6 n; q9 T. B/ g

7 E! F! S  W1 L" Q; A; _“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研發生產基地”合作共建
5 s+ I0 p2 n. o- `, Z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能力強,擁有先進的設備和研發軟實力,研發平臺、人才建設、產學研合作、高比例研發投入為研發創新提供保障。該公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位于行業行業前列,對于未來三年合作共建基地目標明確。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和九州星際按照《中國化纖協會合作共建研發基地管理辦法》,決定合作共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研發生產基地”,進一步整合創新資源,提升公司創新能力,致力打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全球專業化生產工廠。
. B; G' G* M" S0 D# F( e+ i
  E/ B' n" k8 s授牌儀式(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陳新偉與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基), D! {. u5 k9 w5 D0 u! N) {
0 z% M! u; ?) l: T2 X! N
論壇報告

0 S: K) C) j4 u3 I9 Q
產業運行狀況及技術裝備的創新發展
+ v1 R/ ~) \+ A( p) x5 o7 g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技術最新進展( \! h( T( i% Y0 r0 U$ m8 P: D" G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瞿金平介紹了適合具有極端流變行為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新技術,闡述了體積拉伸流變塑化加工技術的原理,創新采用脈沖賦能的熔融加工方法、雙軸偏心轉子溶液加工技術等,以提高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穩定性。新技術、新裝備有利于實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高效成型和產品的多元化,對進一步促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z& q, x9 y6 c4 z2 y8 f7 m) ~8 |7 H0 r  A+ i3 M% X5 v% Z9 N
2022 年高性能纖維行業發展情況
7 ?8 ~6 G- ]4 n5 z; F, M
4 B; ]1 u/ l; C5 F, ~0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呂佳濱指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高性能纖維產業整體發展取得顯著成就,技術裝備水平明顯提高,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擴大,產業政策環境日益完善。2022年全行業運行態勢良好,碳纖維、芳綸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各細分行業市場均保持穩定。近期,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發布的《中國化纖行業投資敏感度分析(2023年本)》提示了化纖行業主要領域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投資壁壘或風險,企業在新上項目時,應進行充分的科學論證,防止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3 P# j% `' e6 X" G4 e& S
7 m7 p4 X7 `9 @7 ^% K% o
紫外交聯 UHMWPE 纖維加工過程中的結構演變及熱變性能的表征

. L* ~. a7 B. w8 {針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長期負載和高溫時,表現出非常明顯的蠕變及性能大幅下降的問題,東華大學教授王依民介紹了采用紫外交聯方式生產耐熱抗蠕變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通過采用DSC、WAXD、SAXS、固態NMR等方法,對紫外交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不同成形階段的纖維結構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他分析了不同成形階段的晶態結構、纖維超分子結構、結晶區和非結晶區的取向結構等演化模型,對其耐熱性和蠕變性能進行了評價。
3 f. a# V4 O5 p% d
8 k7 Z. g; ?- s' D& i/ |" \& Y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改性技術進展
0 v& N- J& A# N5 U4 W7 I8 E& D- N
江南大學教授俞科靜介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與樹脂基體的界面附著力差,限制了其增強復合材料的應用。通過從改變纖維界面的浸潤性、相融性以及凹凸面,對樹脂進行浸潤性、成膜、熱膨脹系數以及耐溫性進行調控,以達到協同發揮物理化學或機械鎖結的作用。她還介紹了多巴胺聚合動力學因素及ZnO納米棒的長徑比對復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響,及多尺度界面增強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表面性能,為優化設計合理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界面相微觀結構提供理論和科學依據。9 M, b; S4 c( ^# l
  W: k4 Y/ t4 ?! J/ N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工程技術與裝備的創新發展
5 ?6 \: j9 E' `" A" e2 J9 C江蘇神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子賢介紹了國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工程技術與裝備的發展歷程,分析了干法紡絲和濕法紡絲生產技術的優缺點,指出現有技術及裝備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他以超長超寬萃取、干燥、牽伸生產線,牽伸熱箱循環方式改變,不同水封裝置、智能喂料系統、在線檢測等技術和裝備為例,介紹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智能制造與綠色制造的趨勢。他表示,今后主要圍繞實現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加工技術穩定化、清潔化、智能化,產品低成本化、規?;?、高穩定化進行研究。; v& [: S1 [. N& a& s  V' B
7 I( O+ X) p) C0 \' I1 Z) t
產業應用領域的拓展及發展趨勢

: ?% @, {; {  ~) U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單兵防護裝備上的應用
4 N8 M' g8 ~7 g/ v# G& n; p
軍科系統工程研究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主任馬天分析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薄膜的國內外產業現狀,介紹了單兵裝備(防彈頭盔、防彈衣、防彈板等)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性能(高強度、高模量、耐高溫、耐老化,尤其是減重)需求,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單兵裝備應用加工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單兵裝備上的應用做了展望。# g/ ]" \1 P% e+ P( C, L
9 M- g5 M, t9 n+ T1 a2 z$ }6 u4 Z+ i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技術及應用領域的創新" ~' w) R7 z" K- d. l
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周樹東介紹,目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防護用品、繩纜繩網、家紡以及魚線類等領域使用量較大,正在逐步拓展至航空航天、建筑、風電、光電傳輸、醫療器械、體育器材、寵物用品、箱包、汽車配件等新興領域。為了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品進入大眾家庭,九州星際推出了中強纖維,在滿足應用性能情況下降低成本,具有規格多元化、產品可定制化、顏色多變化、產能高效化、價格平民化等特點。! E) Y+ V# X" j. V( J  q

4 e# Z' j, z5 [3 v$ g! x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在防彈領域的發展動態+ O* t; ~% V+ @. ^" y. V$ H! u* b
北京普諾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劉婷介紹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車船裝甲、防彈頭盔等彈道防護領域的應用現狀及潛力,探討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在彈道沖擊作用下的響應機制,解析了彈道沖擊的漸進過程。在此基礎上,她展望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在防彈領域應用的發展方向。8 M: |& [5 w1 z% S' Q' Y8 ]( D, S
( [' ~- r+ y# x( m/ R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我國深遠海養殖裝備領域的應用; i# D% R' a0 k- P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石建高表示,近年中國深遠海養殖裝備及纖維材料不斷創新,成為推動深遠海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他介紹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網產品研究進展及其在我國重要海上結構——大型深遠海養殖裝備(如大國重器“深藍一號”大型智能化深海漁場)上的創新應用,論證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材料在深遠海養殖裝備領域應用的必要性與可行性。1 [8 Y' E; u" b9 u; ?3 e
  M5 W# Y+ u( W; V; H+ 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建筑材料領域的應用* c; v$ F/ X9 Y: ?" K- |
同濟大學教授余江滔表示,混凝土是土木工程領域創新重點方向,目前建筑混凝土具有成本低、耐候性好、彈性模量高、抗壓強度高但拉伸強度低(延性低)等特點。添加纖維的高延性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是滿足要求的一種新型混凝土,這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應用帶來了機遇。他詳細介紹了國內建筑領域用添加增強纖維的混凝土復合材料類型和特點,同時展示了高延性纖維增強水泥基復合材料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無筋(少筋)智能化建造/加固及3D打印無筋結構方向的創新應用示例及實驗。(中國化纖協會)
" F9 ~- I; v& [4 L! T# ?7 x; 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5 11:5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