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態、循環再生纖維的研究與發展方向
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 李鑫團隊
1. 國外發展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生態文明理念和綠色消費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十九大”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綠色發展、低碳發展、生態發展理念。綠色、生態和循環再生纖維的制造和使用成為社會責任的體現,受到廣泛重視。
綠色體現于纖維的清潔生產過程、無害可降解等賦予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友好特征。生態體現于纖維及其紡織品制造和使用的安全及環境友好特征。生物基纖維、可生物降解纖維、原液著色纖維、無重金屬聚酯纖維充分體現了這些特點,成為國外研發、生產和應用的熱點。
以廢舊聚酯瓶和廢舊紡織品為主要原料的循環再生纖維,正從廢棄物一次性再利用為主的“開環循環” 向“纖維到纖維、制品到制品的閉環循環” 轉變,再生產品達到或接近原生纖維品質。歐美等發達國家相繼推出生態紡織品的相關檢測認證標準,如歐盟生態標簽(Eco-label)和Oeko-Tex Standard 100,并不斷修訂生態紡織品認證標準,對生態紡織品提出日趨嚴格的環保要求。綠色、生態和循環再生纖維正在成為兼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新興產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