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服裝概念術語 1 驗色差 檢查原、輔料色澤級差,按色澤級差歸類2 z& S4 D/ A& V
2 查疵點 檢查原、輔料疵點, \4 j9 {& q. ?, o: h0 A6 @& c
3 劃樣 用樣板或漏劃板按不同規格在原料上劃出衣片裁剪線條
. W8 g8 E" E1 G( Y4 排料 在裁剪過程中,對布料如何使用及用料的多少所進行的有計劃的工藝操作
& P5 r9 n9 W1 G# u0 Q+ J5 鋪料 按照排料的要求(如長度、層數等),把布料平鋪在裁床上
9 e" z! w6 e/ b+ i$ ?# d( N- G6 鉆眼 亦稱為扎眼,用電鉆在裁片上做出縫制標記4 L2 ~$ @7 A, P# n$ ]3 o" D
7 配零料 配齊一件衣服的零部件材料: n3 M$ Y) j5 `
8 驗片 檢查裁片質量, t. [7 f7 N. X! ~5 ?1 \) f
9 換片 調換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裁片/ b& f6 \ t, A! f$ b+ h9 y0 S
10 分片 將裁片分開整理,即按序號配齊或按部件的種類配齊
7 c9 Z% n7 c I11 縫合、合、緝; O+ m3 b* g5 y9 X- Z& |
均指用縫紉機縫合兩層或以上的裁片,俗稱緝縫、緝線。為使用方便,一般將“縫合”“合”稱為暗縫,即在成品正面無線跡,“合”則是縫合的縮略詞;“緝”為明縫,即在成品正面有整齊的 線跡6 n) q2 t' `& y) {0 K$ S; o
12 縫份 俗稱縫頭,指兩層裁片縫合后被縫住的余份
- S9 f$ I5 r4 \2 @- O13 縫口 兩層裁片縫合后正面所呈現出的痕跡 14 绱 亦稱裝,指部件安裝到主件上的縫合過程,如绱(裝)領、绱袖、绱腰頭;安裝輔件也稱為绱或 裝,如绱拉鏈、绱松緊帶等 15 打刀口 亦稱打剪口、打眼刀、剪切口,“打”即剪的意思。如在绱袖、绱領等工藝中,為使袖、領與衣 片吻合準確,而在規定的裁片邊緣剪0.3cm深的小三角缺口作為定位標記 16 包縫 亦稱鎖邊、拷邊、碼邊,指用包縫線跡將裁片毛邊包光,使織物紗線不易脫散& m' K# D* H7 f; ]& @# T/ E
17 針跡 指縫針刺穿縫料時,在縫料上形成的針眼痕跡
2 `4 p1 t* d; \; k18 線跡 指縫制物上兩個相鄰針眼之間的縫線形式
) a4 s" G6 a; ^ R/ B$ _19 縫型 指縫紉機縫合衣片的不同方法: x, S* P; q' Q( d
20 縫跡密度 指在規定單位長度內的線跡數,也稱針距密度。一般單位長度為2cm或3cm
8 J5 o, T! i. {5 p0 F4 l2 Y8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