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工信部近日印發了紡織工業五年發展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6%到7%,紡織品服裝出口占全球市場份額保持基本穩定,紡織工業增長方式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4 [" J; t4 a% U! v+ ~" ~& J& N2 J, l* N2 o3 Y( ]2 g
五年里,2547家紡織企業倒閉- a6 F: e) n! `2 ]7 Z/ h
# Q' t( j, u. q! }) z1 Z0 y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消費國,然而,幾年來,紡織業企業數量在快速減少,大型紡織企業也處在利潤下跌甚至虧損的局面。如此困境下,這樣的一紙規劃真的能救紡織業嗎?
V) u( o( l. A+ \) z$ j1 e; ]
% a1 c6 e1 g& a5 ]0 } 我們先來了解兩個現狀。第一,截至今年6月,我國營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紡織企業單位數量,和2011年相比減少了2547家。2 M, b3 r/ Q! ?5 l$ O8 Y! {) Z* w
+ i9 m8 r3 k6 g 隨著各項成本的上升,利潤微薄的紡織業被嚴重沖擊。倒閉潮早在前幾年就已出現。最近,在浙江諸暨市的楓橋鎮又有7家紡織服裝企業停產關門。目前,整個諸暨市的紡織服裝企業,已經從最多650多家減少到目前的200-300家。 w3 D2 R0 D; n1 r2 j& K$ X8 n
6 x0 D2 M; _4 O# p, X/ t
浙江諸暨市經信局綜合科副科長楊云貴說:“在成本上升,銷售價格沒有上升,倒逼之下,企業的利潤非常小,甚至虧損,所以,一部分服裝企業選擇了停產,或者是轉移到其它成本比較低的地區去,或者選擇破產?!?font class="jammer">4 C+ p! c, m, \5 [
* s2 y8 u A+ Q4 X6 M5 K2 D2 t
上市公司也挺不住了六成公司在裁員
+ W; e: H9 b# I- C7 j
Q# [( ~# r" b; y$ H- p5 T 第二個現狀是,不只是大量的小紡織企業在消失,就連在A股上市的大型紡織企業,也正在經受著利潤下滑甚至虧損的煎熬。數據顯示,在A股上市的36家紡織企業中,上半年有10家處在虧損。
8 W2 [7 k4 d3 {9 [3 N: c0 l
( w8 k4 \, a8 L3 U5 v% Q) s 這種情況下,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典型代表的紡織業,開啟了裁員模式。據統計,去年,這36家紡織企業里有21家在裁員,裁員企業占比接近六成;而且這樣的裁員潮從2013年就已經開始。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指出,機器換人是大趨勢。
% k+ k5 w, w5 E/ M
& x; Z7 Y% H; ^$ u+ u 黃群慧:機器人換人這個趨勢是個大趨勢,當然對這個制造業來說,人工成本會大幅度降低,其核心根本在于你是要通過勞動生產率提高促進整個制造業的效率。 Q* |" j) j6 m1 b/ r& P$ O
+ P# f& U1 b! j; L7 T3 L
此外,國外環境也給國內紡織企業帶來了嚴峻挑戰。在發達國家“再工業化”和發展中國家加快推進工業進程的雙重擠壓,亞洲、非洲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明顯;我國紡織業的國際比較優勢正在削弱。7 Q1 ]# U* K+ P1 _! i1 x6 u6 B$ Q2 N
( a- s/ r/ w1 _! h! k A l1 U" G
拯救不如自救,紡織“智造”新政促進產業邁向國際中高端。
) A. ` O1 Y; z* ~ x! g* `8 b1 l3 k1 R6 K
內外交困之下,紡織工業五年發展規劃將如何提振產業發展?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認為:拯救不如自救,紡織“智造”新政將促進產業邁向國際中高端。
2 f, m, ^2 d( u; ?3 z$ |+ C/ _( q2 J% E
趙萍:工信部出臺這個政策,就是要通過政策促使整個紡織行業實現轉型升級,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壓力,使整個行業從原來追求數量增長轉向追求有質量的增長的發展道路。從我們國家對外貿易發展的角度來看,紡織品的出口一直我們國家七大勞動密集型出口的產品之一,但是出口的產品多處于低端領域,出口產品的附加值是比較低的,這就導致我們紡織行業出口所面臨的兩反一保的這種貿易摩擦也比較多。而且,由于附加值比較低,紡織行業出口產品面臨著量增、價減、利潤不高這樣的一個困局,在國家推進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紡織行業所面臨的供給側改革的壓力比較大,所以要補短板,從而促使紡織行業走上高附加值的發展之路。(央廣網)+ k* \& j* q l$ r2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