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難題難在哪兒? □ 評論員 王育楠
4 \3 o, S8 q$ G- a9 V 招工難、用工貴是近幾年一直困擾紡織服裝企業的老毛病,也逐漸成為整個中國制造業面臨的難題?!坝霉せ摹眴栴}最突出的春季,恰恰是全國兩會召開之時,因此這個問題近幾年屢屢被眾多兩會代表委員提及。1 ^, Z9 A: Y/ U
尚普咨詢輕工行業分析師指出,在整個紡織產業鏈條上,“用工難”呈現的情況不太一樣。
8 |% u! p' e3 a; F5 p9 y8 y, L 在紡織業上游,總體上是對技術工人的需求量比較大;而下游的服裝加工業,主要是工人的工資成本上升得比較快,因為服裝企業的設備替代性沒有那么強,勞動生產率不像上游可以快速提升,工人工資和企業效益上漲之間的矛盾就比較突出。但是整體而言,都受到用工荒的制約。9 m: A. y0 l+ { c9 l# B, j, S' w# L
那么,“用工荒”難題難在哪兒?主要有兩點:一是用工本地化難;二是職工市民化難。* d$ i% {- a! s5 d
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叭说某擎偦币豁椫匾蝿站褪且七M外來務工人員本地化,讓外來務工人員與本地市民享有同樣的公共服務。
+ P3 G* j) e0 ~# _& w1 _ 所謂職工市民化,就是要從根本上盤點一下外來務工者的需求。當前,外來務工者對企業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期待的不是簡單地拿錢回家,而是希望企業能為自己提供職業成長的空間,享受平等的公共服務和市民待遇。因此相關部門要主動為外來工入戶、就業、子女教育、社保、法律援助、住房保障等提供幫助,主動協調勞動關系和勞資糾紛,有效規范企業用工行為。
8 @0 ~) ?- ]0 F0 k 就拿廣東來說吧!在10多年前南下廣東工作創業是香餑餑,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變化,生活原因逐漸凸顯,成為不可忽略的因素。
; g2 [- O7 }& b7 T- X2 i* S 高昂的入校擇費讓一般的外來員工承受不起,制度性的門檻讓許多來到珠三角打工的人員無法平等享受當地的教育制度和待遇。其次,工資低物價高開始讓部分人員勉強承擔基本生活,微薄的一份工資讓他們感覺和老家沒有突出的可比性,漸漸也就滿足不了他們的生活需求,這時也萌生出了離開廣東,或回家或轉變區域尋覓工作的念頭。/ Y" J1 x) E9 |% B. Z) r1 i
而用工本地化則是解決“用工荒”難題的重中之重。民營力量活躍的福建,農民工為當地民營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今年春節后,一些大型民企頻頻出招,其中部分企業的用工本土化被證明行之有效。
- {, W4 c7 U0 z, o+ ^- ]: Z2 k1 l 總部在福州的福建宏盛未雨綢繆,去年年底前大量招進福州當地人員,并將工資上漲一成,節后實現了工廠開機率100%。廈門的大型民企銀鷺集團一直是以當地人員為招工對象,該公司表示,節后缺工現象不嚴重。: q6 q% N( O( `, R! d% q% h9 p
無論是用工本土化,還是支持家庭化生活的新移民策略,都能支撐時尚制造的和諧未來。 - ^+ k( C% s1 \+ p8 n3 s, d- w
' t/ l7 d0 O$ z8 T6 a
& N' F: S4 k) V, B7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