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大老粗 于 2015-10-24 08:37 編輯 1 g" t1 W+ k) {7 c& R3 t: m- |# A
4 H/ s& V- M/ V' X$ y: {* ?含有非規律性條干不勻型紗疵的紗線,在用烏斯特條干儀進行測試時,條干值明顯較差,大多情況下DR值偏高,但在波普圖上沒有明顯的機械波。在進行黑板條干檢驗時,板面呈雨點狀分布,粗細間隔,斷續出現,陰影較深,但不是規律板。) e' t/ c g3 F
非規律性的斷續性長粗長細條干紗疵
8 E& P+ J& p- c: L! W6 L這類紗疵,粗細節長度較長,長度不規律,粗細節間隔,粗細節本身的粗細程度不一致,斷續出現。' ?+ L4 a+ _, ^4 N# ^$ t( a; k- r
一、并條原因形成的非規律性的斷續性長粗長細條干紗疵
) ?; Q+ K& [* U) W2 k* P8 g t0 A1.特點
( ^5 ]- y* z. E: s0 Q5 m, a: j粗細節較長,一般在10cm以上,長度不規律,粗細節間隔,斷續出現。粗細節出現的次數較多,對布面的影響較大。
& T# X; K; }! s2.產生原因# j9 F( ~ ^' i p* D0 U
(1)并條集合器毛糙掛花。
4 ^1 f+ L/ ~4 F/ r1 }2 b' O, x! u7 U- T(2)并條集合器位置沒有放到位,位置過高過低、左右不平、出口上抬下沉等,阻礙紗條表面的纖維正常運行變速。
8 ?5 [- W) H# h+ F& A, p4 {3 i(3)并條集合器開口與定量不配套,開口過小,卡毛條子。2 Z) k- y+ O# b- A) m4 y
(4)并條導條板開口過寬,與集合器開口不配合,棉條進入集合器時折轉。
r& d( d2 k7 |1 _! Q4 E+ I& K5 g(5)并條導條板開口方向與集合器開口方向不在同一中心線上,棉條進入集合器時折轉。# x1 `4 \" u2 j6 o2 u
(6)并條壓力棒毛糙,有棉蠟、油劑等掛花。
# i. }% Y' c7 L3 h(7)并條壓力棒加壓不著實。- J9 H, @( i U& Q8 x' e- F- a( U
(8)并條壓力棒左右調節環(調節塊)不一致。0 @& u* o; n6 ]2 q) \* @' L, \: O
(9)并條牽伸工藝不當,條子中出現夾生的小棉束,造成成紗的長粗節增加。& W% Z8 A; T/ @. S' W3 _. u% S
(10)并條牽伸工藝不當,條子產生意外伸長,造成成紗的長細節增加。 n% V. @, {6 U- e: G$ [
(11)膠輥工藝壓力配置不當,壓力過小時不能有效控制纖維的變速。' Q `7 W! R2 \' z% O) Q
(12)膠輥加壓柱位置偏離膠輥鐵殼軸心位置。
4 k+ u9 \/ P7 a; ]9 Q(13)膠輥直徑分檔不清,更換膠輥時直徑差異過大,造成各檔膠輥的壓力匹配失衡。9 @8 `2 B) s: {' y
(14)圈條盤底面有棉蠟、油劑或過于粗糙,刮毛條子。
3 K9 R( X$ R# C8 E- s7 u" r G3.防治方法- a5 c* c* H2 o& ~, E( x% W
(1)正確使用集合器,保證其合適的位置和開口。$ R4 C$ a" e+ P2 R! \) b% Y i% v& P
(2)經常檢查導條板開口,防止走動。/ H+ }% O2 G, T; \" u
(3)經常擦洗并條機紗條通道,防止掛花。5 L Y8 G% ?- t) M+ x' w( v8 }
(4)經常檢查并條機運轉狀態,防止隔距走動、齒輪磨滅等造成突發性紗疵。0 i! x- q+ K6 Q$ M& z8 l4 j" |
(5)經常檢查喇叭口、壓力棒等牽伸器材的使用,防止過大過小、位置不平整等。* {1 s8 E6 G9 O
(6)經常檢查膠輥壓力狀態。
3 {/ j8 x" y- f!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