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用途紗線的配棉方法 8 w( V+ e9 }1 r- r9 O
$ A! g+ m4 q" O3 w- I) u$ I
# w5 ?3 h/ ^2 l, Z4 l1、配棉的目的:
6 U2 I8 q- c- o0 L a、為了保持生產和成紗質量的穩定。
6 x7 {6 ^$ W2 K, U$ ? e 優質低耗地進行生產,就要要求生產過程和成紗質量保持相對穩定。保持原棉性質的相對穩定是生產和質量穩定的一個重要條件。如果采用單一嘜頭紡紗,當一批原棉用完后,必須調換另一批原棉來接替使用稱接批,這樣次數頻繁的大幅度地調換原料,勢必造成生產和成紗質量的波動;如果采用多種原料搭配使用,只要搭配得當,就能保持混合棉性質的相對穩定,從而使生產過程及成紗質量也保持相對穩定。
8 L" Z: N. O' D: d; X 合理使用原棉,盡量滿足紗線的質量和紗線支數的要求,因為紗線質量和特性要求不盡相同,加之紡紗工藝各有特點,因此,各種紗線對使用原棉的質量要求也不一樣。另外,棉紡廠儲存的原棉數量有多有少,質量有高有低,如果采用一種原棉或一個批號的原棉紡制一種紗線,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難以滿足要求。故應采用混合棉紡紗,以充分利用各種原棉的特性,取長補短,滿足紗線質量的要求。 0 a$ L' W5 C _* D; Z
b、為了節約用棉,降低成本 * Q2 z7 H5 B6 f% ^' u6 w/ X# G
原棉是按質論價的,不同纖維長度,不同等級的原棉價格差別很大,原棉投資在棉紗成本中占50%--85%(視品種而異),如果選用的原棉等級較高,雖然成紗質量可以得到保證,但是生產成本增加,意味著噸紗利潤的降低,因此,配棉要從經濟效益出發,控制配棉單價,和噸紗用棉量,力求節約原棉成本,例如:在纖維長度較短的配棉中,適當混用一定比例的長度較長的低級別原棉,不僅不會降低成紗質量,相反可以提高成紗強力,對于原棉下腳、回花、精梳落棉、再用棉等成分,可按一定比例回用到配棉中,也可以起到降低用棉成本,節約用棉的效果。
" {+ Q x2 i+ f9 N4 I* p* { 2、配棉的原則 & I; D" K# s" F# l) t! o) D9 ~
配棉的原則講究質量第一,全面安排,統籌兼顧,保證重點,瞻前顧后,細水長流,吃透兩頭,合理調配。 # o F2 V$ N* f" N# A
質量第一,統籌兼顧,全面安排,保證重點就是要處理好質量與節約用棉的關系,在生產品種多的基礎上,根據質量要求不同,既能保證重點品種的用棉,又能統籌安排。 , b) _$ t1 w+ }' ~/ H* ?3 H$ k" w
瞻前顧后就是充分考慮庫存原棉,車間半成品,原棉采購的各方面情況,保證供應。
( l4 T# h# ]+ [7 y1 H m 細水長流就是要盡量延長每批原棉的使用期,力求做到多嘜頭生產,至少為6—8個嘜頭。
4 P q/ w% A1 T( G7 S 吃透兩頭,合理調配就是要及時摸清用棉趨勢和原棉質量,隨時掌握產品質量反饋信息,機動靈活,精打細算的調配原棉。 T& H6 B: X0 V% `
3、配棉要求
: o- u) ?% Z0 { 棉紡廠是多品種生產,有支數不同的紗線,有工藝流程和加工方法不同的紗線,有用途不同的紗線,比如: 5 k( M4 t# J/ ]. i
a.紗線的支數
6 B3 R) T- t0 g1 r8 n w0 b* a/ X5 ? 高支紗一般指50支以上的紗線,一般用于高檔產品,要求紗線強力高,外觀疵點少,條干均勻,高支紗線的線直徑較小,截面內包含的纖維根數較少,疵點容易暴露,且截面內纖維根數分布不均勻,對棉紗條干水平影響較大,因此,配棉時應根據不同支數選擇不同等級不同品質的原棉。
) y& y6 g) l8 M8 P( {7 I' h. p b.精梳紗和普梳紗 $ c" b- d/ S* h1 R( V
精梳紗一般為高檔產品,要求外觀好,條干均勻,棉結雜質少。精梳工序能大量排除短纖維和部分雜質性疵點,對排除棉結比較困難,所以精梳用棉要求原棉短絨和棉結盡量含量要低,成熟度過差,含稅率過高也會容易產生棉結,盡量少用。精梳產品因為用以制作高檔面料使用,對布面染色效果要求較高,因此原棉選用色澤好,整齊度好的原棉,有時還需要長絨棉。
; R6 c0 E. U5 c$ T% j c.單紗和股線
O# q1 {# x) _. B/ R! } 一般單紗采用反手捻向,股線采用順向捻向,股線中的纖維與股線軸的夾角較小,因此纖維利用率較高,強力也大大增強,條干獲得改善,一般條干水平能提高2—3%,毛羽和疵點由于多數被包卷在線內,從而減少了暴露在紗線外的機會,因此毛羽和疵點數量也大為改善。股線的用途一般多用與經紗,因此配棉等級和品質可以有所降低。
" n% E% A7 `: X5 {( ^ d.經紗和緯紗
x* u4 C/ J' t: _9 r t1 D 經紗在使用中所承受的張力和摩擦機會較多,所以經紗強力要求較高,配棉時應選用纖維細長,單纖維強力高,成熟度適中,整齊度較好的原棉,由于在準備及織造工序紗線上的棉結和雜質去除的機會較多,并且還要經過上漿工序,所以對原棉的色澤和含雜要求較低,緯紗不上漿,準備工序簡單,去除雜質機會少,并且緯紗多暴露在織物表面,因此緯紗對織物的色澤,外觀,手感等因素影響較大,但是緯紗對強力要求不高,因此可以選用色澤好,含雜少,較粗短,張力稍差的原棉。 : u( f v! n( L9 l) ]3 i
e.針織用紗
0 z1 Z C/ m6 ` 針織品是用單根或幾根紗線經針織機編織而成的,對紗線斷頭,疵點,強力,染色效果要求較高,針織紗線一般制作內衣使用,要求柔軟舒適,因此紗線捻度較小,針織紗線對條干均勻度要求很高,粗細不勻的紗線在面料上特別明顯,因此配棉時對成紗強力,條干,疵點,斷頭數量,各方面都要照顧到,所以應選用纖維細長,整齊度好,成熟度正常,短絨率低,疵點少的原棉,起絨織物的針織用紗,應選擇成熟度好,彈性好,長度較短的原棉。 , b( d4 Y. i2 `
f.染色用紗 % b( J, t. _9 I% C% r
一般棉制面料都要進行后整理染色加工,織物的吸色能力和纖維的性能有很大關系,淺色布對原棉要求不高,但是不能使用成熟度系數低,差異較大的原棉,否則會引起纖維混合不勻,面料染色后會出現斑點或條花,所以淺色布要求使用含雜較少,色澤較好的原棉。深色布對纖維吸色能力要求高,要求成熟度好的原棉,印花布對原棉要求可以降低一些,因為印花后,可以覆蓋一些棉布上的紗疵和橫檔,對于色織用紗,要求最高的一色布面料用紗,一色布也被稱為米通布,是采用染色后的紗線織造高檔裝飾或服飾面料。因為染紗過程中紗線要經過多道工序的加工染色,所以要求紗線無毛羽,無紗疵,無接頭,目前國內能達到高檔一色布用紗的紗線較少。
: }+ j X9 b* o. J+ m7 C g.特殊用紗
( h, C9 y* G( h 特殊用紗的種類較多,如輪胎用的簾子紗線,高檔縫紉線,裝飾用面料紗線,手帕用紗線等,要求配棉時根據質量要求具體選擇,切不可造成萬能配棉現象。 - m2 V: A( r0 x! k
客戶在紗線購買合同中,除了要求紗廠根據紗線用途訂紡以外,很多訂單還要求紗線的具體質量技術指標,如條干CV值,成紗棉結疵點等,棉紗質量的好壞,除了與生產管理,工藝條件,機械狀態,操作水平等有關外,與所用原棉的優劣,使用的合理有很大關系,因此掌握好紗線質量對原棉的不同要求,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發揮原料的技術性能,在配棉成本相對低一些的情況下,提高紗線質量,穩定生產,降低生產成本有重要的作用。
, t% k" w' c! w c" L 4、配棉方法
& C5 A; p' v) ?% [& W 目前棉紡企業普遍使用分類排隊法的配棉方法,分類排隊法就是根據原棉的特性和紗線的不同要求,把適合紡制某品種紗線的原棉劃分為一類,排隊就是將同一類的原棉按產地,性質,色澤基本接近的排在一隊中,然后與配棉日程相結合編制成配棉排隊表。分類排隊法的優點是可以有計劃的安排一個階段的紗線配棉成分,可以保證混用效果,是一種科學的配棉方法。 # l- m9 n: n8 j# T
a、原棉的分類 : }: t! _. s- c
原棉分類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 D. ?/ g; s' U1 D8 ^/ i4 O
一是可以按照紡制產品的規格對原棉進行分類,比如:精梳32--40支針織用紗使用同類原棉。
; ]9 R1 U- U2 u 二是每一個配棉類別的成分根據原棉具體的技術指標來確定,但是每批原棉技術指標差別不要過大,比如控制范圍如下:
2 c* I2 _$ B# \' H 品級:1--2級
* t6 J6 r/ Q. |* ~1 X 長度:2--4毫米
" ?! q$ c3 }( _' N 含雜率:1--2%以內 ) {$ X, N, D- v5 n5 x5 M9 s. y
含水率 1--2%以內 4 \+ }* y+ b' B$ A# u% t" x
包裝:緊包配緊包 松包配松包 包重接近 產地穩定等 % N# A Z+ w4 C g) H3 v& y4 s
三是棉紡工藝流程不同,配棉分類時也要靈活掌握,比如:同樣的原棉在不同季節出現不同成紗質量時,配棉分類時就應及早調整。
! P- S8 T; V% [( O' x: T) j b、原棉的排隊
$ d. d0 r1 x4 Z9 J 在分類的基礎上,將同一類原棉排成幾隊,把產地,技術指標相對接近的原棉排在一個隊內,以便當一個批號的原棉用完以后,用同一個隊中的另一個批號的原棉接替上去,使正在使用的原棉的特性無明顯變化,達到穩定生產和保證成紗質量的目的,為此,原棉排隊應遵循以下幾點:
$ [8 c3 g2 g$ q, ?* U. j ① 主體成分:
/ s" J2 ~, r2 w8 ?; \2 b" x 為了保證生產過程和成紗質量的穩定,在配棉中一般有意識的安排幾個批號技術指標相對接近的原棉作為主體成分,一般產地為主體,也有的用長度作為主體。主體成分一般占到總配棉的70%左右,這樣可以避免品質特好或特差的原棉混用過多。但是由于原棉的性能是很復雜的,在具體生產中,如果很難用一隊原棉作為主體成分時,可以考慮用幾批原棉,但是注意使用時不要出現雙峰接批現象。
. q A, }: W/ s5 B ② 隊數和混用百分比
# C( Z7 W( j/ H# s, L/ ] 隊數和混用比有直接的關系,隊數多,混用比小,隊數少,混用比就大,隊數過多時,生產管理難度較大,還容易造成混棉不勻,隊數過少時,混用比較大,當接批時容易造成原棉性能的較大差異。 - Z: t5 S# |" i0 n, w
所以確定隊數時,首先要知道混棉加工方式,如果采用人工小批量生產,隊數最好要少,不超過4隊,抓棉機混棉時可以增加到6—9隊,后工序如采用并條條混時,還要考慮棉條的搭配比例。
3 L. R' O; R* N4 X& q7 i 其次確定隊數還要考慮總投入原棉的數量多少,棉紗屬于小批次生產時,隊數不易過多。
+ | E1 K& B: [7 c. R; {$ S7 ] 再者確定隊數還要考慮原棉的產地、品種、質量指標等因素,原棉產地軋花廠多,品種多,質量差異大時隊數易多。 : c. D* }5 ?3 X; _
最后確定隊數還要考慮產品的品種和要求,如產品的色澤要求較高時,隊數易多,成紗質量波動較大時,隊數也要多一些。 * w4 X" M$ ]2 x! `* a( E
當隊數確定以后,可以根據原棉的質量情況和成紗質量要求確定各種原棉混用百分比,為了減少成紗質量的波動,最大混用比一般為25%左右。 5 u& }4 r; l5 {, S) y+ K
工廠的原料程序流程: 3 p, n2 z; b) h: d7 N1 \8 {+ E
1、進料程序:一般按照毛重(當地棉)或凈重(進口)或準重(新疆棉)結算。 0 B$ c$ d9 l: m, `0 k4 s
2、車間領料:一般工廠按照毛重計算,制成率根據原棉情況:(1)氣流紡:配棉等級:4--6級時:1.12紡一噸。(2)氣流紡:配棉等級4--6級加下腳時:1.15--1.2紡一噸,根據配棉情況。(3)環錠紡普梳:配棉等級3級時,1.08--1.1紡一噸。(4)環錠紡精梳:配棉等級2級時,1.34--1.38紡一噸。(5)環紡精梳長絨棉高支紗1—2級時,1.38--1.46紡一噸,視長絨比例。
! E U1 ?+ {. I+ m5 o, V 3、計算方式:
: G% \/ }. c- E5 Z: V& `) e 車間領棉---毛重稱重--月盤存累計總重量 3 Z1 k! D/ X! T* j
車間入庫棉紗--按照國家標準裝紗--月盤存累計入庫數量累計。 $ p+ n1 N/ K0 v, k' n% |
月底盤存車間半制品重量--上月盤存半制品數量。
# U: W3 l, @$ J 舉例:某廠10月份總領用原棉或可用落棉為120噸,生產80支10噸,40支40噸,氣流紡紗50噸共計各類生產入庫棉紗100噸,本月盤存車間在制半成品為50噸,上月盤存半成品為60噸,則本車間10月份制成率計算為: . O# C8 f( d! s1 A3 U
120-(60-50)/100=1.1,則本月該車間通扯制成率為1.1。 ; i- N8 v) a8 U/ ]/ K6 T! E1 ]
產生的可用落棉或其他下腳借用他廠時,應計做原料減少?! ?7 V3 A# w! ~' b T9 Z5 v
為了減少布面橫檔等質量問題,每批配棉混棉纖維馬克隆值大小差異要控制在0.4以內。國際市場的原棉交易也通常把馬克隆值作為價格的參考指標之一,對于超過或達不到可紡性的馬克隆值參數的原棉,做降價或折價處理?! ?! d8 `4 x0 W8 S* }) ]6 P3 M
單纖維強力也是決定成紗強力的主要指標之一,棉纖維在紡紗過程中要不斷經受外力的作用,纖維具備一定的強力是棉纖維具有紡紗性能的必要條件之一,在正常情況下,棉纖維強力大,則成紗強力大,棉纖維強力不僅與纖維粗細有關,而且與棉花品種,生長條件有關,要求在紡制不同品種時為了達到要求的單紗強力,要特別重視配棉的單纖維強力問題?! ?! P' W: S$ q! @8 d, N$ l
原棉疵點是由于棉花生長期間發育不良或軋工不良形成的對紡紗有害的物質,原棉疵點在紡紗工藝流程中不易清除,或包卷在紗中,或附著在紗線中,使得條干惡化,斷頭增多,外觀很差,直接危害紡紗生產和最終產品質量?! ?4 ^! @' s* \# m2 B' l" X4 J# p! ]9 T
棉纖維含有的糖份,是指含有可溶性糖的總稱,其中包括纖維自身含有的生理糖和附著表面的外源性物質。當原棉中含糖量過高時,在梳棉、精梳、并條、粗紗、細紗等工序會明顯的發生粘附纖維現象,影響正常生產,尤其是逐步投入使用的國產新型設備,對含糖量過高的原棉更是不適應。所以對于含糖量過高的原棉無論價格多么優惠,謹慎使用,尤其是用以制作高檔針織面料。
/ ~/ Z& Q1 u7 b* x' ~ 做好原棉試紡可以避免或消除感官檢驗、儀器檢驗帶來的局限性和誤差,所以應在原棉大批量投入生產之前,安排新成分原棉小批量試紡,然后根據試紡情況和紗線質量安排新配棉的混合使用。 7 [! {1 n) a+ m: W. ?
在進行新工藝、新技術時也應進行小批量試紡,以確認原棉的正確使用,搞好試紡工作可以減少紗線質量波動,能正確反映纖維的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預測成紗性能,可以保證產品質量不會因時間的跨度而發生波動。才可以使得產品質量受到市場的認可。(盧曉丹) : t* `8 @; s- ~
" z8 M7 |7 D; R1 m4 w
. g1 M" h- T" t9 p0 q: f2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