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平之 于 2014-10-26 09:59 編輯
: r7 b& W- L; D7 ~9 f
) |9 `* a/ j5 O, ?; J) E N紡紗杯rotor 4 [5 {* Q; o, d, b, G+ H
5 ~/ o/ b. v2 b3 E) z
紡紗杯又稱轉杯。轉杯紡紗纖維凝聚加捻的元件。形狀呈空腔薄壁截頭圓錐體。9 n Y' `0 p/ @+ C6 G+ I+ ]
1.凝聚槽
* u) F, |/ @1 m4 \/ Z. _杯內斜面最大內徑處構成凝聚槽。到達杯壁斜面的纖維,在杯壁很高表面速度產生離心力的作用下,沿內壁斜面平行排列滑向凝聚槽,疊合成環形凝聚須條。轉杯帶著凝聚須條及同其相連的徑向紗臂一起高速回轉,實現加捻和紡紗。錐體內壁與杯底水平線傾斜角的大小和凝聚槽形狀與紡紗性能有關,一般小于73°。傾角大,纖維滑移速度慢,有利于伸直,但過大纖維滑移有困難;傾角過小,纖維伸直差,外包纏纖維多,且給杯蓋與輸送通道配置帶來不便。凝聚槽的形狀和尺寸,根據加工纖維和線密度不同有多種型式可選擇。. T: l( v& _4 C8 b* h) p
2.轉杯內負壓產生的方法分自排風式和抽氣式
! A* g( A( u v& m+ S2 p(1)自排風式由自身底側排氣孔在高速回轉時產生的負壓,使氣流排出,由輸送管道補入,杯內氣流由上而下運動,需裝隔離盤來防止飄浮纖維搭在紗臂上。自排風噪聲大,負壓隨轉杯速度而變化,凝聚槽內易積粉塵,引起斷頭,斷頭后杯內有剩余纖維,需清掃杯子。. o; {$ @& S& n
(2)抽氣式杯口外接負壓源,轉杯裝在密封盒內,杯內粉塵易被氣流吸走,氣流從輸送通道補入自下而上運動,因此輸送通道應遠離杯口。6 S, [7 i* B1 _
杯內錐體最大直徑為轉杯直徑,紡棉時為28~60mm,紡毛時為60~80mm,應與所紡纖維長度和轉杯轉速相適應。
4 w; ]; _0 X) i3 _0 E轉杯速度(3×104~15×104)r/min。, ~6 S4 s! }4 o- V/ E/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