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白毛巾 bleached towel
( w# K, @: B& v( W8 V用漂白紗線制織或經漂白整理的毛巾。其特征是全部白色,僅在兩端平布上用納夫妥染料印上廠名、品名、貨號、商標等,紅白相映,分外鮮明奪目。/ [' D2 f1 i% C: p+ @
全白毛巾較為著名的有“祝君早安毛巾”,配有英文手寫體“Good Morning”字樣。它有兩種規格,較好的一種是“96祝君早安毛巾”,簡稱96毛巾,規格34cm×78cm,單位質量70.3g/條,地經為雙經,毛圈為單雙毛,用29.2tex(20英支)全棉紗制織。另一種是“83祝君早安毛巾”,簡稱83毛巾,規格32cm×76cm,單位質量50.8g/條,地經及毛圈紗均為單紗,用36.4tex(16英支)全棉紗制織。還有雄雞毛巾、小囡毛巾等。20世紀50年代在96毛巾的基礎上,開始生產兩邊加一條深藍色或大紅色線作標志的軍用毛巾,使全白毛
' i; U% @2 p; O巾增添了色彩。
{3 g( e* a! H% ^全白毛巾分:高檔(在兩端拷有水浪形條紋)、緞檔(在兩端加織裝飾性緞檔)、平檔(在兩端加織平布檔)三種。全白毛巾經過割絨即為全白絨面毛巾,是各類印花、繡花毛巾的基礎。
, d0 I. ~* q Y6 a3 k3 s1 t5 q工藝可分為“先織后漂”及“先漂后織”兩種。, ?. [+ t' ]4 N/ f$ Q
全白毛巾漂白工藝的沿革如下:# @6 w8 @( e; b) {. l7 a. F
生漂工藝階段:將坯巾放在漂白粉溶液中浸漂,由于棉紗及坯巾均未經煮練、脫脂、去雜,漿料殘存較多,成品手感較硬,后改進為在漂前將棉紗或坯巾進行加熱、發酵、退漿工藝,成品質量稍感柔軟。0 l4 g, S" u6 L0 }9 g
熟漂工藝階段:20世紀40年代左右,采用了堿煮氯漂工藝,簡稱“氯漂”,即用燒堿(NaOH)先對坯巾進行脫脂、除雜,然后再漂白,使全白毛巾更為柔欽潔白,取代了用“生漂工藝”生產的產品。
5 {: T) T8 H, k/ p氧漂工藝階段:20世紀60年代開始,采用雙氧水漂白工藝,漂白棉紗或毛巾,白度及內在質量均高于氯漂工藝。: E. p1 r/ n2 b( s
品種有方巾、面巾、浴巾等。
9 P5 a6 Q. M* m$ L9 }1 H
, _, ~0 `; j8 O. d9 S0 q5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