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8 H9 C- k) K, S a 5.色彩花型設計 (1)精紡毛織物的毛條混色、花線配色、嵌線配色: ①毛條混色:指用兩種以上的色毛條混配紡紗。這種利用色纖維混合得到的混色程度隨織物表面色彩風格不同,所采用的混色工藝及混合次數也不同。如果在紡紗的稍后工序中混合,則原來各種色纖維的顏色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織物表面有雨絲狀外觀效果。如果在紡紗的前部工序就開始混色,則混色均勻。! D5 z1 i0 g0 G, A5 b 精紡毛織物中,派力司、啥味呢等品種,以雨絲狀外觀、混毛夾花為特征,應采用不同色相、不同明度、差異較大的毛條進行混合。 ②花線配色:花線的結構可分為雙股線、多股線、雙粗紗、弱捻紗、結子紗、彩點紗、圈圈紗等。 由不同顏色的紗經并捻后得到的色線,色澤的混合就不如散纖維混得均勻,而是每個顏色因加捻而被截斷成一串小的色相點。這些小色點從遠處看似乎混為一色,這也是色彩空間混合效果。這種混色方法隨著紗支的粗細、兩根色單紗色相差和明度差的大小、合股線捻度的強弱而有差異。 色紗合股線有彩色紗合股、無彩色紗合股和有彩色紗與無彩色紗合股三種。 ③嵌線配色:織物中構成嵌條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用不同紗線,另一種是用不同的組織結構。嵌條的顏色組合也有幾種:本色嵌條、單色嵌條、雙色嵌條及多色嵌條。 c& G/ K7 z! l0 H! f (2)花型設計:精紡毛織物中,常見的花型有條子花、格子花及滿地花等。其構成方法如下: ①組織花紋花型:運用織物組織形成花型。此類花型一般較小、簡單,呈幾何線形紋路或其他簡單幾何體。! @+ d2 j; j0 X) S: A- y$ a ②配色模紋花型:利用織物組織與經緯色紗的排列順序而構成花型。這種花型變化較多,花紋顯得較清晰而細膩。如板司呢,呢面呈現的階梯花型等。4 B+ l) E4 N ]: _5 ? ③裝飾花紋花型:在素色織物上,使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結構的紗線作為裝飾材料,通過經緯紗線排列及織紋組合、交織而成裝飾花紋。這種花型較明顯、突出。5 g1 V2 C: y* {4 m1 Q7 a ④特殊工藝花型:利用工藝上的特殊處理和結構上的特殊設計形成花型。如利用稀密筘可形成條路花型,高收縮絲織物熱處理后能使織物收縮而呈立體感。此外,還有稀弄花、印花、剪花等特殊工藝花型。 |
本帖最后由 紡織705 于 2015-9-28 21:15 編輯 ! A" E8 a% K# x! Z s. d0 F; ?5 q7 p! ?8 s 2.紗線設計 紗線設計的項目包括紗線的線密度、捻度和捻向。 (1)紗線線密度:毛織物所用紗線,主要是由短纖維紡成的單紗和股線,少量使用化纖長絲、絹絲以及羊毛和化纖長絲合捻的夾絲紗線和花式紗線等。精紡毛織物多采用股線,個別品種采用雙經單緯。一般精紡毛紗線密度范圍為12.5tex~33.33tex×2(即80公支~30/2)。紗線的線密度對成品外觀、質量、手感以及力學性能均有影響。 隨著輕薄型精紡毛織物的開發,線密度可達到8.3tex×2(120公支/2),甚至3.33tex×2(300公支/2)極品呢絨,面料質地輕薄飄逸,具有羊絨的手感,蠶絲的光澤。9 p2 K6 G# S! C (2)紗線捻度:精梳毛紗捻度以每米內的捻回數表示,紗線捻度對織物的強力、手感、彈性、耐磨性、起球性及光澤等品質都有顯著影響。選擇精梳毛紗捻系數時,應綜合考慮所用纖維原料、紡紗強力以及織物風格要求。精紡毛織物常用捻系數見下表。; `" ^1 g O, D5 g 精紡毛織物常用公制捻系數
注?。ǎ保┕删€捻系數以合股紗支折成單紗后計算。 (2)如采用Z/Z捻時,毛滌綸等薄型織物取股線捻度為單紗捻度的70% ~80%,一般織物取單紗捻度的60% ~70%,但腈黏混紡紗不宜采用Z/Z捻,否則小缺緯會增多。 (3)紗線捻向:包括單紗、股線的捻向配置及經緯紗之間的捻向配合。其對織物的光澤和紋路清晰度、手感都有一定的影響,確定捻向時要綜合考慮上述因素。8 w" I1 L* x; K+ G' @: I9 t. s 精紡毛織物所用紗線形式多樣,除傳統結構紗線外,還有花式紗、賽絡紡紗、賽絡菲爾紗、緊密紡紗、多股紗、粗細合股的弓形紗、同向加捻紗、異色花并紗、長絲(復絲)平行紗等。由于近年企業普遍引進無結化接頭的紡紗設備,使高檔、輕薄、光面的毛精紡面料取得優異的成品質量和服用性能。 |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1 01: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