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生產中,實現相位差的方法是將兩根單紗的匯合導紗鉤改成兩個相互錯開的鋼絲鉤,使一根單紗經過較遠的導紗鉤后折回到另一導紗鉤并與另一根單紗相遇,這樣兩根單紗在匯合前所走過的路程(或距搓捻輥的距離)不相等,這就使原來的“同相”關系改變為兩個無捻區錯開的距離(即兩根單紗由搓捻輥輸出后的距離差)就等于相位差的大小。: G# J, w4 W5 v$ x1 [3 d7 a 相差自捻紗與同相自捻紗相比,強力和耐磨性能雖然有所改善,但仍保留著捻度的交替性,仍存在無捻區,因此,布面上仍會存在條花或規律性的花紋。就強力而言,其也不適宜作經紗,為此需在捻線機或倍捻機上把一根自捻紗當作兩根單紗的并合,對其追加捻度或附加捻度,使之稱為具有單一捻向的雙股線,從而使其具備織造的條件。 |
常規自捻紗線的結構特點如下。" D+ A1 y0 {% f2 G( c: j (1)捻向。自捻單紗與自捻紗的捻向都是交替變化的,但捻向相反。$ i4 ]7 d$ e! r# Z0 K9 v, R1 v9 I$ C (2)無捻區。在捻向交替變化的過渡區內,無捻或者少捻。自捻單紗和自捻紗都有無捻區。 |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11 17: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