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古代礦物染料的種類 [打印本頁]

作者: 嘉染11    時間: 2014-7-2 07:53
標題: 古代礦物染料的種類
古代礦物顏料的種類
" T% _; h2 q2 J: W7 A: m
) D  o+ P( C$ X7 V
  我國在服裝上著色的歷史就是從這類顏料的利用開始的,其淵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晚期。而自此以后的各個時期,由于它們不斷地被人們所采用,終于發展成歷代以彩繪為特點的特殊衣著上色所需的原材料。

1 u5 A; u3 ]) _+ E" B$ A
  古代曾經用以給織物著色的礦物顏料有赤鐵礦、朱砂、胡粉、白云母、金銀粉箔、墨(墨不是礦石制成,這里根據其使用方法,歸納于此處)和石墨等。
4 \0 |' j4 }1 s# z- m
  赤鐵礦赤鐵礦,又名赭石,主要成份是呈暗紅色的三氧化二鐵,在自然界中分布較廣,是我國古代應用最早的一種紅色礦物顏料。1963年在發掘江蘇邳縣四戶鎮大墩子4000多年前的文化遺址時,出土了四塊赭石,其上有明顯的研磨痕跡,說明當時我國已開始利用這種礦物顏料了。到春秋戰國時,赭石由于色澤遜于其他紅色染料,逐漸被淘汰,但仍然被用來作監獄囚衣的專用顏料。后來“赭衣”成為囚犯的同義詞,即源于此。
* n6 H3 J: R0 {% i1 ^$ v  V% k
  朱砂朱砂,又名丹砂,主要成份是紅色硫化汞,屬輝閃礦類,在湖南、湖北、貴州、云南、四川等地都有出產,是古代重要的紅色礦物顏料。我國利用朱砂的歷史很早,在青海樂都柳灣原始社會時期墓葬中曾發現大量朱砂,在北京硫璃河西周早期墓葬、寶雞茹家莊西周墓中也都發現過有朱砂涂抹痕跡的織物殘片。由于朱砂色澤純正,所以一直到西漢依然深受人們的歡迎,有些貴重衣物仍用它涂敷。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大批彩繪印花絲織品中,有不少紅色花紋都是用朱砂繪制的,如其中一件紅色菱紋羅錦袍,盡管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其上面用朱砂繪制的紅色條紋,色澤依然十分鮮艷。
0 B: t4 r2 V# @: {- Z0 D
  胡粉胡粉,又名粉錫,主要成份是堿性碳酸鉛。歷代婦女多用它作敷面化妝品或彩繪服飾織物的白色顏料。以鉛、醋為原料制胡粉的方法,在唐代著作中已有詳細記載。近年在福建福州宋墓中發現許多彩繪上衣,上面都有這種顏料的涂繪痕跡。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曾對胡粉的化學生產工藝作過較為詳細的描述:“每鉛片百斤,用醋兩瓶,安火四兩,養之七日,鉛片皆成粉霜?!边@種制作方法和現在西方所謂“荷蘭法”相似,卻比它早了幾百年。

0 o" B" y5 X4 T% H
  白云母白云母,亦名絹云母,是一種含有硅酸鉀鋁的白色礦物,產于我國湖南臨武等地區。把它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后具有良好的附著性和滲透性,可作為白色顏料使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紗”上,光澤晶瑩的白色花紋,經化驗證實是用白云母繪制而成。
" W- `# k, U6 V
  金銀粉和箔金銀粉是指用金、銀研磨而成的粉屑(它一般加上黏和劑制成金銀泥使用)。金銀箔是指用金或銀打制的薄片(比紙還薄)。用金銀泥和金銀箔繪制或裝飾衣著,可使織物獲得金光閃閃、色澤艷麗的華貴效果。這種裝飾織物的方法,自漢以來一直被廣泛應用。在出土的歷代紡織品中,也常??梢砸姷綉媒疸y色涂畫和印制的織物,如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金銀色印花紗,福州市北郊南宋墓出土的大量金銀花織物,都是使用金銀粉裝飾的產品。
, d3 ?& V0 w$ M. H& q9 o
  墨和石墨墨即為我國歷來所謂的“文房四寶”之一的墨。墨是以松柴或桐油的炭黑(經過焚燒)和膠制成的,顏色純黑(有的墨發紫光,是制墨時加入“蘇枋”的原因)。歷代彩繪衣著上的黑色,基本都是用墨繪制。石墨(礦物)是煤或碳質巖石受區域變質作用或巖漿侵入作用的影響而形成的。顏色呈鐵灰色或鋼灰色,我國古代也有用石墨在衣著上設色的。曾經見于記載的是安徽黟〔yi衣〕縣的情況,自六朝以來,黟縣群眾每以其地所產石墨處理布匹,使之具有深灰的色彩(黟縣石墨是歷來文人艷羨的東西,因而也時常出現于文學著作之中,特別是宋代的著作)。
  除了上面所說幾種礦物顏料,我國古代還曾以雄黃雌黃或黃丹作為黃色顏料,以各種天然銅礦作為藍色和綠色顏料制作各種彩繪衣服,其使用方法與以上數種顏料相似,這里就不多談了。- j0 b1 J! r5 N9 h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