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紗線毛羽的基本形態和長度分布 [打印本頁]

作者: 南紡09    時間: 2016-6-6 21:48
標題: 紗線毛羽的基本形態和長度分布
紗線毛羽是指暴露在紗線主干外的那些纖維頭端或尾端。換言之,在須條加捻過程中,部分纖維的頭端或尾端沒有被全部捻入紗線的主干部分,這些外露的纖維頭、尾被稱為毛羽。紗線毛羽不僅影響產品的性能、質量以及后道加工過程的順利進行,而且還直接影響纖維的強力利用系數。同時,毛羽與織物外觀的光潔、清晰、滑爽密切相關,特別是對外觀要求較高的織物影響更加明顯。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近幾年來,布面毛羽也成為織物質量考核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特別是對那些要求滑而爽的高檔織物,更是如此。4 U/ \  n" Y, M8 A! R
一、毛羽的基本形態
2 C( g8 S% H: {! n5 R毛羽的基本形態分為纖維頭端(一端或兩端)伸出紗體的端毛羽和兩端在紗體內而中段成圈狀浮在紗體外的圈毛羽兩類,如下圖所示。整體未卷入紗體而附著在紗體表面的“浮游毛羽”不是紗線的構成部分,不宜視為紗線毛羽。
* B& p/ a# M& T& a# |" n- c
(, 下載次數: 315)
毛羽的基本形態
6 p0 |# Z# ?$ D( m$ k+ [1—端毛羽2—圈毛羽
國外學者的資料表明,在環錠紡棉紗的毛羽中,端毛羽占90%以上。國內學者的資料表明,紡紗段(導紗鉤以前)紗線毛羽的82%~87%是端毛羽。另外,端毛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可沿紗線軸線方向分為前向毛羽、后向毛羽及雙向毛羽。由于纖維的卷曲,端毛羽又常表現為纖維圈或環狀,這種狀態稱為“假圈毛羽”,以區別于纖維兩端伸入紗芯的圈毛羽。1 P% o7 ]: [( O$ E" ]( U% i
根據實驗分析統計,管紗的毛羽分布,一般是中、小紗部分產生的毛羽量比滿紗時多20%~30%,其中前向毛羽約占75%,后向毛羽約占20%,浮游毛羽占3%~6%。由毛羽的形態可以推斷,細紗毛羽的形成不僅與細紗工序有關,而且由于前紡的原因產生毛羽的比例也是相當可觀的。
( v+ Q! `, q5 Q% v7 [" ~7 _1 F紗線毛羽的多少,不僅與紡紗原料的長度、線密度及其整齊度有關,而且與紡紗工藝參數、機械條件及車間溫濕度等都有密切關系。
  n4 Y3 g+ y. n" |
( G$ n) S; m7 b% \  s: r
作者: 南紡09    時間: 2016-6-6 22:20

+ W3 o: `" b% Y" j# t3 {二、毛羽長度的分布: d1 L# W  E: O
由光電式毛羽儀測得的毛羽數(紗線單位長度內的毛羽根數)與毛羽長度呈準指數關系。各種紗線毛羽大部分是短毛羽,隨著毛羽長度增長,數量急劇減少,長毛羽極少。5 I2 g5 ~4 z4 E/ `* E0 _$ N
用投影計數光電式毛羽測試儀測得的滌棉紗毛羽指數(紗線單位長度內單側面上伸出長度在某設定長度及該長度以上的毛羽總根數)表明,極大值在0.2mm的設定長度處。在此長度以下,隨著儀器設定長度的減小,毛羽指數出現下降的反常趨勢。這就意味著能伸出紗體形成毛羽的纖維端似有一最小的“基礎長度”(大致為0.2mm),而由于紗體表面高低不平的影響,使儀器對長度在0.2mm以下的毛羽也無法正確感知而測量計數。因此,以設定長度0.2mm測得的毛羽指數是儀器可能測得的最大的單側毛羽總數。0.2mm長度可視為投影計數光電式毛羽測試儀的“基礎測試長度”,此長度上的毛羽指數就是單側毛羽總根數。6 @' Y4 i2 w& i' y! _
不同長度毛羽占毛羽總數的比例隨起始測試長度不同有很大差異。以13tex滌棉混紡紗的毛羽指數為例,見下表。
  F5 Z9 \  n( r. }0 ^
13tex滌棉混紡紗的毛羽指數
測試設定長度(mm)  0.250.5 0.75 1 2 3 4
  毛羽指數(根/m)  411.3  188.9 93.1  51.6  7.6   1.3  0.4
& a% d6 _* p% A, i; u* {5 o
按毛羽指數的含義,表中每檔數據為該長度及大于該長度的毛羽總數,各檔數據減去后一檔數據即得各長度段毛羽數。起始測試長度從0.25mm提高為0.5mm時,由于擯棄了大量短毛羽,使1mm以下的毛羽在毛羽總數中所占的比例從81.5%降為72.7%,而1mm以上各檔毛羽的比例則上升。因此,在分析毛羽的長度分布時,為使結果比較接近實際,應盡量計入大量短毛羽,辦法是降低起始測試長度至前述“基礎測試長度”。
2 \$ F1 O: g9 |8 f; N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