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國家級紡織類非遺:汴繡
[打印本頁]
作者:
WANGZIYING
時間:
2015-8-8 17:28
標題:
國家級紡織類非遺:汴繡
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 I3 B! M. _2 K; y
4 Z, C# [% d+ V
汴繡,歷史悠久,素有“國寶”之稱。2006 年, 汴繡被確定為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繼承了宋繡的題材、工藝特點,借鑒了蘇繡、湘繡等姊妹繡藝的長處,吸收了河南民間刺繡的鄉土風味,并在此基礎上創新了大量針法。既長于花鳥蟲魚飛禽走獸,又善于山水圖景,刻畫人物形象細致傳神。繡品既有蘇繡雅潔活潑的風格,又有湘繡明快豪放的特點,從而形成了汴繡繡工精致細膩、色彩古樸典雅、層次分明、形象逼真的特色?!稏|京夢華錄》稱它為“金碧相射,錦繡交輝”。
/ M/ A9 a( x3 s+ k# ^0 v( p; c: n
; T$ D; O6 X/ f% {7 v8 m
' M* D# R+ Z6 L
汴繡源于“宋繡”,距今800余年的北宋時期,刺繡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北宋時商品經濟大發展,刺繡成了手工業中一個重要的行業。當時,刺繡行業與其他手工業一樣,分為官營和私營兩類。手工業中著名的絲織,刺繡業由政府中少府監掌管?!稏|京夢華錄》記載:開封做為北宋都城,其皇宮有“文繡院”聚集全國杰出繡女300余人,專為皇帝王妃、達官貴人繡制官服及裝飾品,因而也被譽為“宮廷繡”或“官繡”。 當時皇帝的龍袍,官員的朝服、烏紗帽、朝靴皆為宋朝刺繡精品。在民間,刺繡則更為普遍,當時開封大相國寺東門外有一條街叫“繡巷”,即是繡姑繡作了聚居的地方,又是專賣刺繡品的著名市場,放眼寺院內外,十里都城,到處是珠簾繡額,巧制新裝,名繡佳作,競相生輝,明代大學者屠隆在他所著的《畫箋》一書中贊曰:“宋之閨繡畫,山水人物,樓臺花鳥,針線細密,不露邊縫,其用絨一、二絲,用針職發細者為之,故眉目畢具,絨彩奪目,而豐神宛然,設色開染,較畫更佳,女紅之巧,十指春風,回不可及?!?br />
5 \; E% |* E. g. W& J
2 m: R# l9 X; |4 e& h
文繡院,在宋代刺繡史上更是重要的一筆.文繡院成為末官辦繡業的代表而載人史冊。文繡院的誕生,記載在《宋會要•職官》二九之八《文繡院》中:崇寧三年(1104年),“試殿中少監張康白言: 今朝廷自乘輿服御至于賓客祭祀用繡,皆有定式,而有司無篡繡之工,每遇造作皆委之間巷市井婦人之手,或付之尼寺、而使取值焉。令鍛煉織、紉縫之事,皆各有院,院各有工,而于繡獨無,欲乞置繡院一所,招刺繡300人,仍下諸路選擇善繡人,以為工師,侯教習有成,優與酬獎,詔依,仍以文繡院為名”?;兆谀觊g,又設了繡畫???,使繡畫分類為山水、樓閣、人物、花鳥,因而名繡工輩出。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是北宋滅亡后由宋皇族在江南建立起來的小王朝。南宋王朝自建立以來,一直在金國的威脅之下,直至被元消滅時,南宋不僅沒有由此換來一時的安寧,反而又將面對更為強大的敵人--蒙古。此時刺繡業隨宋室南遷,大批優秀工匠被帶到了南方,開封刺繡也隨著政治、經濟、文化地位的變化相應衰弱,加之屢次的水災戰亂,宋繡流落到了民間。元明兩代都城沒有在開封立朝,汴繡僅存在于開封及開封周邊地區民間百興繡制的日用繡品中,由于長期受北宋盛極一時的影響,汴繡雖然沒有先前宮延繡那樣轟轟烈烈,但汴繡依然在百興中扎根、生存和發展,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汴繡在民間的發展一刻沒有停息。也正是北宋的衰亡,繡業的南遷,宋繡技師散落全國各地,在這幾百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刺繡業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的局面,失去了北宋時期,皇室壟斷的格局。而全國各地各派刺繡無一不或多或少地受到北宋宮廷繡的沖擊和影響,直至現代。
. O) p, a& f9 Z; E1 c# }9 y4 P* K6 O
7 I& R$ z9 L4 q( a
汴繡以繡制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代表作,還繡有:五代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黃荃的《寫生珍禽圖》、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周昉的《簪花仕女圖》、張萱的《虢國夫人游春圖》、盧楞枷的《六尊者》、閻立本的《步輦圖》、宋代武宗元的《八十七神仙卷》、崔白的《寒雀圖》、宋代皇帝趙佶的《聽琴圖》、元代任仁發的《二馬圖》、清代意大利畫家郎世寧的《百駿圖》,以及近代名家大作。汴繡在傳統色調,針法基礎上,創新整理出基本針法36種之多,如:以及槍針繡瓦、滾針,蒙針繡山水樹木,雙合針繡繩索;悠針繡動物,以及疊彩繡、席蔑繡、納點繡、亂針繡等應物象形的針法,可稱是與刺繡藝術的結合,是在繪畫藝術基礎上的再創作。工藝品種有:單面繡,雙面繡、雙面異色繡、雙面三異繡。
! f, G! Z% @' n* e
5 Y" D7 ]+ ]6 i. }, U, C& ]
汴繡的獨到之處。
! g& n" g4 Q6 O) V! Q T9 U
# J3 g: X" x4 T7 O% C0 p
1.底料:汴繡用的都是密度很高的塔夫綢或者杭州緞,雙面繡還要用透明的紗。
$ F* u( M$ |) `' r; u ]
2 U4 }$ r: q: ^* i( U. |# m& E. R
2.用線:汴繡采用的全是蠶絲,并且為了不同的作品為了體現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工藝,通常會把一根絲線劈成若干絲。比如動物的毛發,金魚的尾巴等需要體現輕薄,透明或毛絨的感覺,就需要把絲線劈的很細去做。相反如石頭,樹干等需要表現強實渾厚的地方則要用粗一點的線去做。正是因為純手工制作靈活性強,可以根據不同的布質,色彩和題材,合理掌握絲理的變化和劈線的粗細,顏色的過度,從而充分表現了物體的形象和質感。令作品看上去比畫更加形象生動,色彩艷麗。
& ?4 V. N. e. ~- J* g1 L* o
% Q) ~( |, I; Y
3.唯一性:由于汴繡是用純手工制作而成,人為因素決定了每一幅的作品都不會一模一樣。
9 I) v$ R6 ^- ]. P' f& A$ {
$ N9 T" z6 ]( e% w4 @
張擇端一幅《清明上河圖》畢現了北宋年間都城開封昔日的風采:市井、橋畔、街巷、阡陌,商賈云集,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在商品經濟大發展的北宋,刺繡業在手工業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把汴繡亦稱宋繡。宋繡在中國刺繡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在實用品和欣賞品上都有輝煌的成就。上承古代刺繡的優良傳統,下開明清刺繡高度發展的先河,作為北宋都城開封的刺繡,以其地位的優越和人才的集中,無疑是宋朝刺繡的冠冕。(百年巧匠)
/ B, C$ u) l' o1 Y" _: |1 q
作者:
admin
時間:
2019-7-1 22:40
汴繡也稱“宋繡”,是流行于河南開封一帶的傳統刺繡藝術,因產生于北宋的都城汴京開封而得名。北宋時期汴京刺繡業興盛,已達到很高的技藝水平,故《東京夢華錄》中有“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之譽。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金兵攻破開封,宋室南遷,后復值兵禍水患,開封城市經濟一蹶不振,刺繡業逐漸衰落。新中國建立后,幾代汴繡藝人努力發掘整理宋代刺繡技藝,并借鑒蘇繡、湘繡等其他繡種的長處,總結出36種汴繡針法,使汴繡工藝日臻完善成熟。汴繡長于繡制花鳥蟲魚、飛禽走獸等傳統題材,同時也精于摹繡名畫。其繡作形象逼真傳神,針法嚴謹工致,技藝精巧細膩,色彩古樸典雅,是刺繡藝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20世紀90年代以后,汴繡藝人適應現代審美需要,在人物肖像刺繡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受到專家和社會各界的贊譽。
7 n1 R, p3 n0 t6 w& c
6 J# x8 w7 r0 p/ @
汴繡代表性傳承人:
6 h5 a ]; `. q9 O
( s9 M/ C. }3 R
編號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民族
類別
項目編號
項目名稱
申報地區或單位
03-1292
王素花
女
1937.04
傳統美術
Ⅶ-74
汴繡
河南省開封市
+ p# T3 q' o' u v
" A4 c8 {' S) ]* b, Z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