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桑蠶絲、家蠶絲、野蠶絲的分類和特點 [打印本頁]
作者: 紅樹林 時間: 2014-10-29 22:02
標題: 桑蠶絲、家蠶絲、野蠶絲的分類和特點
桑蠶絲mulberry silk
桑蠶絲也稱家蠶絲。以桑葉為飼料的蠶所吐出的絲纖維。含絲素70%~80%、絲膠及其他雜質20%~30%。具有以下特點:
(1)纖細,直徑8 ~23μm,長1000~1500m。
(2)強伸度高,生絲強度為3.0~3.9dN/tex,接近同樣粗細的鋼絲強度,斷裂伸長率達20%以上;
(3)手感柔軟、輕盈飄逸,相對密度1.33~1.45;
(4)吸濕性好,最大回潮率達36%~39%;
(5)具有珍珠般光澤,捏之能發出悅耳的“絲鳴”聲。適合制織輕薄型織物。
4 b5 ^; q7 g. t7 S) V* I7 i: o
作者: 紅樹林 時間: 2014-10-29 22:05
野蠶絲tussah
6 o; N) i! }7 s3 k6 r+ v8 P6 q- r
由野蠶吐的絲纖維的總稱。吐絲野蠶大多以所食樹葉命名,野蠶絲可分為:
(1)“柞蠶絲”。
(2)蓖麻蠶絲。蓖麻繭原產地是印度的阿薩姆地區,又稱惠利蠶繭。與柞蠶相比,蓖麻蠶更易飼養,雜食性強。在我國,以蓖麻葉為飼料的蠶稱蓖麻蠶;以木薯葉為飼料的稱木薯蠶;以馬桑葉為飼料飼養的繭稱馬桑蠶。蓖麻蠶絲平均線密度(纖度)2.22 ~3.33dtex(2~3旦),脫膠后單絲線密度(纖度)為1.22 ~1.83dtex(1.10 ~1.65旦),解舒極差,不能繅絲,只能作絹紡原料。
(3)天蠶絲。天蠶也稱山蠶,主要生長在中國、朝鮮、韓國、日本等地野外柞林中,分布廣而稀少。繭呈橢圓形,多為淡綠色,可繅制成生絲。線密度(纖度)約5.55 dtex(5旦),繭絲長500~600m。有閃光光澤,手觸柔軟,強伸度為桑蠶絲一倍以上,制織成織物仍保留其天然淡綠色,素有綠寶石之稱。數量極少,為高級絲織品原料。
(4)琥珀蠶絲。琥珀蠶又稱阿薩姆蠶或姆珈蠶,因產于印度阿薩姆邦而得名。繭色呈金黃色??煽壗z,絲質堅韌帶琥珀色光澤,可制織貴重服飾。
(5)樟蠶絲。樟蠶又稱楓蠶、漁絲蠶等。主要產于印度、越南、中國,以中國海南島為最多。樟蠶絲是上佳釣魚絲,還可制做外科優質縫合線,樟蠶絲的頭、尾端部分絲可制牙刷和各種刷子。制作釣魚絲時,從30頭成熟樟蠶的絹絲腺中取出絹絲液浸于冰醋酸(質量分數為2.5%)5~7min后,拉伸至200cm左右,經水洗、陰干而成。樟蠶繭也可繅絲,我國有少量生產。
(6)樗蠶絲。以樗樹葉為主要飼料的樗蠶吐絲結的野蠶繭絲。樗蠶又名椿蠶、小烏桕蠶。產于中國、印度、日本等國。我國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四川等省。一般作絹紡原料,農村也有繅制土絲,織成綢稱椿綢,質地堅牢、光澤自然。
(7)烏桕蠶絲。由食珊瑚樹葉、烏桕樹葉等烏桕蠶吐絲結的繭制成。通常用手工抽絲,織成綢有耐洗、耐汗、耐摩擦、抗蟲蛀等特點。也可作絹紡原料,制織成“水紬”絹綢。
(8)栗蠶絲。以核桃葉、板栗葉為飼料的栗蠶吐絲結繭的繭絲,扁平、透明、呈波狀。栗蠶分布在我國遼寧、黑龍江、吉林、江西、廣西等地區。繭可繅絲,也可作絹紡原料。絹絲腺中取出絹絲液經加工可制成釣魚絲或手術用線。目前,多數野蠶絲產量未達批量規模。
作者: 紅樹林 時間: 2014-10-29 22:07
* }0 c( J& E1 P; j柞蠶絲tussah silk
" f6 O3 X/ q4 S野蠶絲中產量最大的一種。由食柞樹葉的柞蠶吐出的絲纖維。柞蠶繭主要產于我國遼寧?。ㄕ?font face="Times New Roman">80%)。柞蠶絲線密度平均約5.5dtex(5.0旦),斷面呈牛角形,長短徑之比約(5~6)∶1,內部充滿毛細孔。強伸度優于桑蠶絲,濕態強伸度比干態的更大,有良好吸濕透氣性。適合織造各種粗獷、挺括自然的厚、中型面料織物,如作西裝、套裝、襯衫以及薄型織物如婦女連衣裙及其他裝飾品。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