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清代男子官服與民服
[打印本頁]
作者:
華梅
時間:
2022-11-13 10:52
標題:
清代男子官服與民服
清代官服在服裝制度上堅守其本民族舊制,不愿意輕易改變原有服式。清太宗皇太極曾說:“若廢騎射,寬衣大袖,待他人割肉而后食,與尚左手之人何以異恥!
3 R8 f# \* n7 x1 J
; T/ W" R! k. R% a1 b, U9 w
朕發此言,實為子孫萬世之計也。在朕身豈有變更之理,恐后世子孫忘舊制,廢騎射以效漢人俗,故常切此慮耳?!庇捎跐M漢長期混居,服裝樣式自然互為影響。到了乾隆年間,有人又提出改服式為漢服,乾隆在翔鳳樓集諸王及屬下訓誡曰:“朕每攻讀圣謨,不勝飲懔感慕……我朝滿州先正之遺風,自當永遠遵循……”后又諭以“衣冠必不可以輕易改易”。由于滿族統治者執意不改其服,并以強制手段推行滿服于全國,致使近三百年中男子服裝基本以滿服為模式。
, ^( L& [* k' I# g
, U2 Z0 T. ?- i* _* K& g
清代男子官服以袍、褂、襖、衫、褲為主,一律改寬衣大袖為窄袖筒身。衣襟以紐扣系結,取代漢族慣用的綢帶。領口變化較多,但無領子,再另加領衣。
! T+ s# G: G! u1 Q5 I0 q
4 g" _4 X: a9 p( j( m' d$ F. @1 D, z1 D
補服
# O' _- y: F/ m0 }1 N. E
在完全滿化的服裝上卻沿用了明代的補子。只是由于滿裝對襟,所以前襟補子為兩塊對開。補子圖案與明代補子略有差異。補服,形如袍,長度略短,對襟,袖端平,是清代官服中最重要的一種,穿用場合很多。清代補子圖案根據《大清會典圖》規定如下頁表所示:
2 P6 s: J0 O% } m- {1 b& i9 {' H
按察使、督御使等依然沿用獬豸補子,其他諸官有彩云捧日、葵花、黃鸝等圖案的補子。
5 P, H! [& O% y g/ O0 N; F5 j
(, 下載次數: 7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錦 -1
( w8 y" Q) e4 y( d! m$ ^
! q9 N+ I3 M7 `! U9 _; N: e; ]0 K% T
作者:
華梅
時間:
2022-11-13 11:15
因游牧民族騎馬較多,因此在袍、襖服中多開衩,后有規定皇族服式用四衩,平民不開衩。其中開衩大袍,也叫“箭衣”,袖口有突出于外的“箭袖”,因形似馬蹄,被俗稱為“馬蹄袖”。其形源于北方惡劣天氣中避寒而用,既不影響狩獵射箭,不太冷時還可卷上,便于行動。進關后,行禮前必須將袖口放下,行禮后再卷起。清代官服中,龍袍只限于皇帝,一般官員以蟒袍為貴,蟒袍又謂“花衣”,為官員及其命婦套在外褂之內的專用服裝,并以蟒數及蟒之爪數來區分等級。
. j* h( S5 H: X, K- H
, C4 s0 B, N% J& D
民間習慣將五爪龍形稱為龍,四爪龍形稱為蟒,實際上二者大體形同,只在頭部、鬣尾、火焰等處略有差異。袍服除蟒數以外,還有顏色禁例,如皇太子用杏黃色,皇子用金黃色,而下屬各王等官職不經賞賜是絕不能服黃色的。袍服中還有一種“缺襟袍”,前襟下擺分開,右邊裁下一塊,比左面略短一尺,便于乘騎,因而謂之“行裝”,不乘騎時將裁下來的前裾與衣服之間以紐扣扣上。
1 m& b5 Y: o% \8 R- _) m0 [
3 b+ L$ v+ ~: F6 W
作者:
華梅
時間:
2022-11-13 11:20
行褂
是指一種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的短衣,俗稱“馬褂”。如跟隨皇帝巡幸的侍衛和行圍校射時獵獲勝利者,綴黑色紐襻。在治國或戰事中建有功勛的人,綴黃色紐襻。綴黃色紐襻的稱為“武功褂子”,其受賜之人名可載入史冊。禮服用元色(即黑色)、天青,其他用深紅、醬紫、深藍、綠、灰等,黃色非特賞所賜者不準服用。馬褂用料,夏為綢緞,冬為皮毛。乾隆年間,達官貴人顯闊,還曾時興過一陣反穿馬褂,以炫耀其高級裘皮。
# y" n0 v0 d) T& y3 \
# r' u3 N6 U7 r, F
馬甲
為無袖短衣,也稱“背心”或“坎肩”,男女均服,清初時多穿于內,晚清時講究穿在外面。其中一種為多紐襻的背心,類似古代裲襠,滿人稱為“巴圖魯坎肩”,意為勇士服,后俗稱“一字襟”,官員也可將其作為禮服穿用。
9 X& Q. M; Z8 ^' L6 ]5 ?! C+ |
2 d7 z7 G( I. W, V
領衣
的出現,由于清代服式一般沒有領子,所以穿禮服時需加一硬領,為領衣。因其形似牛舌,而俗稱“牛舌頭”,中間開衩,用紐扣系上。面料上夏季用紗,冬季用毛皮或絨,春秋兩季用湖色緞。
: ]5 K. a1 X1 M
' M$ @% e: ?! ~0 S
披領
是加于頸項而披之于肩背的,形似菱角。上面多繡以紋彩,用于官員朝服。冬天用紫貂或石青色面料,邊緣鑲海龍繡飾。夏天用石青色面料,加片金緣邊。
$ I3 f, f" w, p3 t
# {3 E& G: I0 e: x, k2 T! _! j. k( h, g
作者:
華梅
時間:
2022-11-13 11:22
褲子
為清代男子常服,中原一帶男子穿寬褲腰長褲,系腿帶。西北地區因天氣寒冷而外加套褲,江浙地區則有寬大的長褲和于膝下收口的柔軟的燈籠褲。
6 O: k) }! Q: e
# w/ ]9 D9 K* n1 |) r5 ^1 ]
清代首服
中,夏有涼帽,冬有暖帽。職官首服上必裝冠頂,其料以紅寶石、藍寶石、珊瑚、青金石、水晶、素金、素銀等區分等級。官員燕居及士庶男子則多戴瓜皮帽,帽上用“結子”裝飾,以紅色絲繩為主,喪儀用黑或白色絲繩,清末,以珊瑚、水晶、料珠等取而代之。帽緣正中,另綴一塊四方形帽準作為裝飾,其質多用玉,富貴者有以翡翠珠寶飾之炫耀。這種小帽,即為明代六合一統帽。
) Y. I' k( c. s# l0 C* F$ S
+ ~' K# p; k# b, r
朝珠
是高級官員區分等級的一種標志,進而形成高貴的裝飾品。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均佩朝珠,采用琥珀、蜜蠟、象牙、奇楠等料制作,共計108 顆。旁隨小珠三串,佩掛時這邊一串,那邊兩串,男子兩串小珠在左,命婦兩串小珠在右,另外還有稍大珠飾垂于后背,謂之“背云”,官員一串,命婦朝服三串,吉服一串。貫穿朝珠的條線,皇帝用明黃色,余下官員則為金黃色或石青色條線。
, W" F& n& D" U% Z
s: f( W) }; T* }. i# D( L
當年富者
腰帶
上嵌各種寶石,有帶鉤和環,環左右各兩個,用以系帨、刀、觽、荷包等。帶鉤上以玉、翠等鑲在金、銀、銅質之內為飾。
# D: ~( _' N5 T" h1 i# E, [
?0 g+ G2 V( A) x6 V$ x
足服
則公服著靴,便服著鞋,有云頭、雙梁、扁頭等式樣。另有一種快靴,底厚筒短,便于出門時跋山涉水。
7 f5 \6 h z- {5 s' p- w6 z
! e# t$ z/ s" a8 Z' n& M- Y6 n
清代男子服裝分階層觀察,主要服式如下:
# p8 k4 [: d6 E/ b
7 X* P- t( S4 ]9 }( P: y0 H, O
官員
:頭戴暖帽或涼帽,飾花翎、朝珠,身穿褂、補服、長褲,腳著靴。
" ]5 F. P) \. ]. l7 c8 Q
# N- @3 R. T* r& L/ ^
士庶
:頭戴瓜皮帽,身著長袍、馬褂,掩腰長褲,腰束帶,掛錢袋、扇套、小刀、香荷包、眼鏡盒等,腳著白布襪、黑布鞋。
1 }$ _' L) _0 H' L a) ^' }
: p5 Z! }0 h0 ?. B* Y g
體力勞動者
:頭戴氈帽或斗笠,著短衣、長褲,扎褲腳,罩馬甲,或加套褲,下著蓬草鞋。這種服式延續至20 世紀中葉。
1 z: [& r3 b5 x& E
5 e6 r D) ?+ W$ b7 c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