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多項紡織化纖技術成果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打印本頁]
作者:
admin
時間:
2021-11-3 22:44
標題:
多項紡織化纖技術成果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經網絡評審組、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評審,科技部審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57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有8位外國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分量最重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頒給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顧誦芬院士和清華大學王大中院士。
: X& ` `0 }" n
8 T* O# c7 V# A0 ?6 o$ S% t
(, 下載次數: 3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錦 -1
8 A; u7 Q& V, Q: t
此次大會上,有多項紡織化纖技術成果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二等獎,其中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分別是“高曲率液面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宏量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和“有機無機原位雜化構筑高感性多功能纖維的關鍵技術”;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分別是“固相共混熱致聚合物基麻纖維復合材料制備技術與應用”和“高性能無縫緯編智能裝備創制及產業化”。此外,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工業煙氣多污染物協同深度治理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技獎中的紡織行業重大成果,彰顯了行業科技創新活力和創新實力。
" O9 s, t! p0 k3 A# H
( n& N- I& y3 f- p r2 R2 U
項目名稱:
高曲率液面靜電紡非織造材料宏量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8 G1 n# g9 ]* e: h; l! n8 Z
獲獎類別:
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 [4 I" B: `7 Q8 K: a) F
項目完成人:覃小紅(東華大學)、王榮武(東華大學)、何建新(中原工學院)、劉玉軍(北京鈞毅微納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王浦國(蘇州九一高科無紡設備有限公司)、費傳軍(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司)
% O" G$ F g$ e% e# i
: U9 ?" C; @) M" U1 Q
項目針對微納米纖維及高端制品產業化加工技術瓶頸,構建了高品質微納米纖維靜電紡成形控制理論,突破了宏量制備核心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纖維直徑離散分布小于15%微納米纖維及其制品的量產,為高附加值、功能性微納米非織造材料產業化提供解決方案。
4 i K% x" y1 X% ^1 M$ K4 ?
. F- v$ f, q4 ~8 k0 G0 `
項目實現了靜電紡微納米纖維的宏量制備和產業化生產,成果已實現推廣應用,建成微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生產線10條,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滿足了國家戰略和重要民生領域的重大需求,推動了我國紡織技術的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升級。
8 g9 |: L# i- ~* k/ u* D; h& J
" v1 w' Y7 \% p, R
項目名稱:
有機無機原位雜化構筑高感性多功能纖維的關鍵技術
+ w9 ~# ]8 v! h2 K1 q6 ^
獲獎類別:
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 二等獎
+ H, j: F; A/ H& ~9 r* B3 H
項目完成人:朱美芳(東華大學)、孫賓(東華大學)、周哲(東華大學)、相恒學(東華大學)、成艷華(東華大學)、楊衛忠(上海德福倫化纖有限公司)
6 K: f" S# l9 B$ d% j [3 p% ? |
! e0 d5 t' m+ F. b- p1 M# v( R
項目創新性地提出了有機無機原位雜化構筑高感性多功能纖維的新思路,發明了聚酯聚合過程跨尺度微納結構功能相的原位構筑及其均勻分散新方法,建立了雙螺桿限域空間和多外場誘導下聚合物與功能無機顆粒復合體系相結構的調控機制,研發了功能纖維微細化、異截面、復合加工“多相紡絲成形”新技術,構筑了多功能纖維的全鏈條設計與一體化實施新策略。
- O3 I4 s6 x0 I/ X, S j" F
0 _* L7 W- o; z; k" v- i; M
項目建立了高感性多功能纖維全流程產業化技術體系,在多家合作單位成功實現產業化,建立了5大類功能纖維生產線,開發了高感性多功能聚酯、再生聚酯和聚酰胺6短纖維、長絲及復合纖維等5大系列30多類產品,在國內外知名品牌獲得成功應用,并延伸應用至高端運輸和國防軍工等領域,取得了突出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D. v, D, O& B5 u7 k# y
9 T$ s* P. Q; A) P
項目名稱:
固相共混熱致聚合物基麻纖維復合材料制備技術與應用
% O9 `( N9 i4 H1 u' f2 S; L
獲獎類別:
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 Q. Y6 ~" j1 H- w z% [2 x
項目完成單位:長春博超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軍事科學院系統工程研究院軍需工程技術研究所、吉林大學、天津工業大學
& H1 F7 d+ T$ _7 }
主要完成人:劉雪強、李志剛、潘國立、竇艷麗、王春紅、張長琦、楊 涵、嚴自力、馬繼群、王 瑞
+ ~! s( H" w9 \$ [$ j% w+ t+ i
2 }5 G6 U, _4 W _) M) ]; `
項目針對麻纖維復合材料存在的界面性能差、復雜形狀和結構承載部件成型難、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含量高等技術弊端,提出了共混熱致制備聚合物基麻纖維復合材料的方法,研制出低成本、高性能的麻纖維復合材料,建立了產業化加工技術體系,實現了麻纖維復合材料綠色可循環生產應用。
8 x3 w5 Y4 l/ P$ D- N; K5 N/ ?
% J, U" w) ]1 } { h
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0件、實用新型22件。項目解決了交通工具內飾環保和健康危害問題,滿足了車船環保和輕量化需求,提高了麻纖維復合材料的制造水平,使中國成為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麻纖維復合材料生產國,對促進紡織和新材料行業的技術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9 w/ ^" n) A, g3 e( d6 s+ e5 o8 E
' `& B6 g. a8 ^
項目名稱:
高性能無縫緯編智能裝備創制及產業化
a$ O' r5 Q8 F
獲獎類別:
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 二等獎
/ q: u$ S4 Y. I( z4 A# E6 B
項目完成單位:浙江理工大學、浙江恒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日發紡機技術有限公司、泉州佰源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j ]3 _! K" \- T
主要完成人:胡旭東、彭來湖、吳震宇、向 忠、袁嫣紅、何旭平、汝 欣、史偉民、胡軍祥、傅開實
$ D& I- j) a9 M. i
1 b! j( u6 }6 e% m) z) h1 b; z
項目主要針對針織數字化車間智能生產關鍵技術進行研究,開發通用性針織智能控制系統平臺,研發針織機械典型執行器件的智能驅動器,設計基于云服務的針織數字化車間信息管理系統平臺,開發車間數據采集服務器軟件和終端應用軟件以及信息模型解析和編譯器,編制針織設備智能控制系統行業標準,將數字化車間聯網通信協議和智能控制技術標準化。
9 f: z( Y* U3 I. Y/ l4 h
& S# C& R. Y, }: U4 X# W) D7 d) W
項目實現針織數字化車間針織設備智能化控制以及車間設備、產品、人員、訂單的協同管理,減少了勞動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已在常熟國盛、晉江智創、福建源達等著名紡織企業應用,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2 W3 Q3 J0 S$ j1 i/ q
5 ~! v' C% k! M$ k b1 D
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專用項目)。
+ ]. [% }6 N9 J+ M3 l- G# |
(, 下載次數: 2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錦 -1
, O3 o! E: N/ o; L8 l
威海拓展此次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是繼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之后,今年獲得的又一項國家級榮譽,是對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打破國際封鎖與壟斷、解決卡脖子難題、引領國產
碳纖維
行業發展的充分肯定。
2 m, z0 n3 W* B# T: R# \9 z5 j3 |7 ~
1 m) j; ]8 M9 r9 Y/ E
2 h" H) e3 T3 F* x3 V$ O
湖南大學等碳纖維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 n A, y/ S0 H& Z0 L( U7 d7 O
, B. l! T; R. g: \
成果名稱
:
高導熱油基中間相瀝青碳纖維關鍵制備技術與成套裝備及應用
完成單位
:湖南大學、航天材料及工藝研究所、湖南東映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長嶺分公司、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湖南長嶺石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
完成人員
:馮志海、劉金水、葉崇、王妙云、朱世鵬、樊楨、劉洪新、佘喜春、黃東、余洋
5 i3 e4 p9 y( X$ } j- X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