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織網
標題: 長毛絨組織的結構、分類、特性與編織工藝 [打印本頁]
作者: 小溪流 時間: 2018-7-24 22:37
標題: 長毛絨組織的結構、分類、特性與編織工藝
一、長毛絨組織的結構與分類3 a' w0 a/ ^" Q$ Z( P6 G
凡在編織過程中用纖維束或毛紗與地紗一起喂入而編織成圈,同時纖維(如為毛紗需要割斷)以絨毛狀附在針織物表面的組織,稱為長毛絨組織(high-pile stitch)。它一般是在緯平針組織的基礎上形成,纖維的頭端突出在織物的反面形成絨毛狀。
; T. m0 x0 H6 a3 Q) r9 `( X0 Q8 T
根據纖維束喂入的形式,長毛絨組織可分為毛條喂入式和毛紗割圈式兩類,每一類又有普通長毛絨和花色(提花或結構花型)長毛絨。下圖所示為普通長毛絨組織,在每個地組織線圈上均分布有纖維束?;ㄉL毛絨是按照花型要求進行選針編織。
d% T: ?% N$ o+ a- k/ E長毛絨組織的結構
下圖所示的是一種花色長毛絨結構,通過1隔1的選針,在一個橫列中,被選中的織針形成附有纖維束的線圈1,而未被選中的織針不成圈形成浮線2。這種長毛絨結構存在較多的浮線,可以增加織物在橫向的尺寸穩定性。
8 S9 w- y& {4 U) J+ F/ n7 H- L1隔1選針編織的長毛絨織物結構
作者: 小溪流 時間: 2018-7-24 22:37
二、長毛絨組織的特性與用途
% _( n; D. {3 x/ A長毛絨組織可以利用各種不同性質的纖維進行編織,由于喂入纖維的長短與粗細有差異,使纖維留在織物表面的長度不一,因此可以形成毛干和絨毛兩層,毛干較長較粗呈現在織物表面,絨毛較短較細處于毛干層下面緊貼地組織,這種結構接近于天然毛皮而有“人造毛皮”之稱。# b" }! M$ M* \5 p1 j/ a, l. Y
0 _2 m6 x! _9 x0 B) |, d: @/ F
長毛絨織物手感柔軟,保暖性和耐磨性好,可仿制各種天然毛皮,單位面積重量比天然毛皮輕,而且不會蟲蛀,因而在服裝、動物玩具、拖鞋、裝飾織物等方面有許多應用。
作者: 小溪流 時間: 2018-7-24 22:45
三、長毛絨組織的編織工藝
; e/ u7 ?- O: d) k5 O0 Y$ \根據長毛絨形成的方式,長毛絨組織又分為毛條喂入式長毛絨組織和毛紗割圈式長毛絨組織。
. Z% p+ j; f; `" m+ p. ~' q" I6 f& r. Y* A
(一)毛條喂入式長毛絨組織的編織- V$ l& T% L: L
在采用舌針與沉降片的單面圓緯機上編織這種長毛絨組織時,每一成圈系統需附加一套纖維毛條梳理喂入裝置,將纖維喂入織針,以便形成長毛絨。
: @$ X& K, J# |5 H
# c* f- d& j& r下圖(1)和(2)分別顯示了纖維毛條梳理裝置和纖維束的喂入。毛條梳理裝置由一對輸入輥1和3、梳理輥4和表面帶有鋼絲的滾筒5組成。輸入輥1和3牽伸纖維毛條2并將其輸送給梳理輥4,后者的表面線速度大于前者,使纖維伸直并平行均勻排列。借助于特殊形狀的鋼絲6,滾筒5從梳理輥4上取過纖維束8,并將其梳入退圈織針7的針鉤。毛條輸入輥1和3的速度可電子無級調節,這樣能調整梳理輥4和滾筒5上的纖維數量與密度,從而控制梳給每一根織針的纖維數量。
' T. ^2 a$ w" Z M# o2 `毛條梳理裝置與纖維束的喂入
2 t F2 m9 w+ Q* t8 Z
毛條喂入式長毛絨組織的編織過程如下圖所示。當針鉤勾取纖維束后,針頭后上方裝有一只吸風管(圖中A),利用氣流吸引力將未被針鉤勾住而附著在纖維束上的散亂纖維吸走,并將纖維束吸向針鉤,使纖維束的兩個頭端靠后,呈“V”字形緊貼針鉤(下圖中針1、2、3、4),以利編織。
3 x! c- [' T) q5 v& z
當織針進入墊紗成圈區域時,針逐漸下降(下圖中針5、6、7),從導紗器B中喂入地紗。此時,為使地紗始終處于長毛絨織物的工藝正面,地紗墊于纖維束下方,兩者一起編織成圈,纖維束的兩個頭端露在長毛絨組織的工藝反面,形成毛絨。
2 R6 H- z/ I( D/ C9 B
為了生產提花或結構花型的長毛絨織物,或是這兩者的組合,可通過電子選針裝置,對經過每一纖維束梳入區的織針進行選針,使選中的織針退圈并勾取相應顏色的纖維束。
毛條喂入式長毛絨組織的編織過程
作者: 小溪流 時間: 2018-7-24 22:52
(二)毛紗割圈式長毛絨組織的編織! f- l0 C! G, F
編織這種組織,需要在配置針筒和針盤的雙面圓緯機上進行。下圖顯示了織針的構型,針盤針1與普通的舌針沒有區別,針筒針2上有一刀刃3,可以將墊入針鉤的毛紗割斷,故又稱為“刀針”,由于刀針2上沒有針舌,所以它不能成圈。& z6 e* D7 v+ e; J
長毛絨機織針的構型
, D5 O# j6 v" V; L) ?, g
下圖顯示了該組織一個橫列的編織方法。下刀針有高踵A和低踵B兩種,在針筒中呈間隔排列。由于喂入下刀針的毛紗比喂入上針的地紗要粗,所以下針筒針距是上針盤針距的一倍。上針有高C、中D、低E三種踵位,按照圖示排列在針盤中。下三角分高低兩檔,上三角分高、中、低三檔,分別控制對應的織針。
毛紗割圈式長毛絨組織的編織方法
在第1系統,被選中的下刀針A和上針C被墊入第一根毛紗,但是不成圈,形成懸弧。在第2系統,被選中的下刀針B和上針D被墊入第二根毛紗,也不成圈和形成懸弧。在第3系統,所有上針墊入地紗并成圈,形成平針地組織。在第4系統,所有下刀針上升,將握持在針鉤中呈懸弧的毛紗割斷,從而使毛紗成為纖維束附著在地組織的部分線圈上。按照上述方法循環,可以編織出后續橫列。% w5 z9 x: c/ I: \
若要改變織物中毛絨(纖維束)的長度,可以調整該針織機的筒口距離h(上針盤口與下針筒口的間距),如下圖所示,使喂入毛紗的懸弧長度發生變化,h值一般在4~18mm范圍內。
長毛絨機調整筒口距離
歡迎光臨 促織網 (http://www.35722aa.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国产成版人视频直播app|欧美日韩在线亚洲一区蜜芽|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字幕|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