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國家紡織化纖產品開發中心主辦,《中國化學纖維》雜志承辦的“2016年中國化纖行業十大新聞”評選活動,至今已成功舉辦13屆。2016年首次采用公眾微信投票和線下投票及行業權威專家評審相結合的方式,該工作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和業內專家的大力支持。評選出的十大新聞事件,記錄了2016年化纖行業創新驅動、務實發展的軌跡,充分展現了2016年中國化纖行業取得的重要成果。 兩部委聯合發布《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 2016年年末,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引導化纖工業加快轉型升級,依據《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聯合發布了《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吨笇б庖姟诽岢隽嘶w工業“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原則、主要任務和重點發展領域。指出,化纖工業繼續保持穩步健康增長,化纖差別化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到2020年,大中型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由目前的1%提高到1.2%,發明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15%。 《指導意見》在行業總體發展目標中提出:“十三五”期間,高性能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有效產能進一步擴大。滌綸、錦綸、再生纖維素纖維等常規纖維品種技術水平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碳纖維、芳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及生物基化學纖維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綠色制造水平進一步提升,單位增加值能耗、水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達到國家約束性指標和相關標準要求,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總量繼續保持增長,循環再利用體系進一步 完善。 為達到以上目標,行業將加快結構調整,實現轉型升級;推動高科技進步,提高創新能力;發展綠色制造,推進循環利用;創新發展模式,提升行業軟實力;并在纖維新材料、綠色制造、智能制造、品牌與質量四大重點領域重點發力。 綠色纖維標識認證工作全面啟動 2016年3月16日,象征健康、環保、無害的“綠色纖維”LOGO在上海舉辦的“盛虹·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16/2017發布會”上正式發布。 綠色纖維標識經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是標識的持有人,享有綠色纖維商標的專有權。綠色纖維是指原料來源于可循環再生的生物質資源、生產過程低碳環保、制成品棄后對環境無污染或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化學纖維。主要包括生物基化學纖維、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以及原液著色化學纖維三大類別。 綠色纖維標識認證工作,已形成了由組織架構、運行機制、保障體系等組成的認證體系。2016年9月2日,在京召開的“綠色纖維標識認證新聞發布會”,標志著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主導的綠色纖維標識認證工作全面開啟,將推進我國化纖工業的綠色設計、綠色材料、綠色制造和循環發展,在綠色轉型升級中實現新的跨越,進而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履行社會責任的長遠目標。 該項工作已列入《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之重點任務,明確提出,“要按照國家統一的綠色產品合格評定體系建設要求,推進包括原液著色纖維、循環再利用化學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等產品在內的‘綠色纖維’及綠色紡織品的認證?!?BR> 江蘇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安興環保彩纖有限公司、海斯摩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綠宇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廣東新會美達股份有限公司、優彩環保資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金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8家化纖企業獲首批綠色纖維認證。 “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復合纖維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張高麗出席大會并向獲得各獎項的代表頒獎。由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北京服裝學院和江蘇中鱸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的“PTT和原位功能化PET聚合及其復合纖維制備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在眾多項目中奪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通用項目)二等獎。 該項目通過理論研究、工藝技術和裝備的集成創新,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TT聚合、多功能PET(簡稱MFPET)原位聚合關鍵技術及裝備,進一步攻克了PTT/MFPET復合紡絲的技術難題,研發出系列多功能一體化聚酯纖維,實現了高品質紡織品從聚合物源頭到終端產品的國產化,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項目是新型聚酯和復合功能纖維的重大創新,整體技術及質量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國際領先。 項目已建成我國首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3萬噸/年PTT聚合生產線,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建成全球首條25萬噸/年全消光更多功能PET熔體直紡生產線;建成全球最大的5萬噸/年PTT/MFPET雙組份多功能纖維生產線。項目開發的產品已出口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我國聚酯產業結構調整、產品升級換代和技術進步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 盛虹·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16/2017跨界演繹“顛覆與重塑” 2016年3月16日,“纖維改變生活——盛虹·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16/2017發布會”在上海華彩啟幕。發布會延續了歷屆發布不斷創新的模式和富有創意的表現形式,首度與時尚集團深度合作,將設計師、藝術家、明星、媒體、纖維等多方資源進行跨界整合,打造了一個全新的具備時尚姿態、視覺享受、震撼體驗、藝術表達、榮譽加冕于一體的高規格“纖維大典”,詮釋了時尚生活,品質生活的纖維內涵。 以“顛覆和重塑”為主題的《中國纖維流行趨勢2016/2017報告》,將主題視角由產業發展延展至大眾生活。包括 “纖·呵護”、“纖·綠色”、“纖·智匯”、“纖·雅幻”四大流行趨勢主題篇章,共發布了功能護理纖維、功能親膚纖維、循環再生纖維、無染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安全防護纖維、高溫過濾纖維、增強工程纖維、幻彩纖維、舒感纖維10大纖維品種。 在“《創見·未來》跨界時尚匯2016”環節,國際頂級時尚配飾設計師Cherry René- Bazin,國內著名服裝設計師王培沂,旅德芭蕾舞蹈家、藝術制作人邱思婷,以“綠色纖維”為創作元素,從創意芭蕾、藝術發飾、高定禮服3種不同的表現形式,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時尚摩登、優雅藝術和綠色纖維三大領域的“跨界大秀”?!熬G色纖維”LOGO啟動、首批獲得綠色纖維認證企業的頒獎、纖維流行趨勢最佳年度合作伙伴頒獎等環節,將發布會推向高潮。 歷經五年,中國纖維流行趨勢研究與發布日臻完善,已經列入《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中重點發展領域,要求“定期發布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引導纖維新產品開發方向,提升豐富終端產品功能?!?BR> 中國首條千噸級T800碳纖維生產線投產 2016年5月26日,中國首條千噸級T800原絲生產線投產儀式在中復神鷹碳纖維有限公司原絲6號線舉行。此次投產儀式標志著中復神鷹實現了由百噸級T800原絲線向千噸級T800原絲線跨越,實現了千噸級T800原絲的產業化,使公司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T800碳纖維是目前國際上能實現量產的最高強度碳纖維,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有廣闊應用前景。目前,該碳纖維仍屬對華禁運產品。T800原絲生產線是在2012年投產的T700碳纖維生產線基礎上改造而來的。中復神鷹碳纖維實現T800的技術突破,自己承擔了技術研究與設備研發的工作,其研發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部分性能指標超過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可完全替代進口。中復神鷹碳纖維原絲全部采用干噴濕紡技術,原絲生產線所有的核心設備和技術都是自主研發,實現了國產化。這標志著我國高強度中模量碳纖維實現了產業化生產,我國碳纖維行業實現了戰略破局。 “高性能纖維與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6年4月29日,“高性能纖維與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該咨詢項目是中國工程院于2015年設立,由紡織領域蔣士成、孫晉良、俞建勇3位院士共同主持,邀請紡織、汽車、復合材料、輕工機械等領域院士共同參與,依托東華大學,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民用航空復合材料協同創新中心和上海市輕質結構復合材料重點實驗室具體組織實施。項目聚焦國內外高性能纖維及其輕量化技術相關產業科技發展環境和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對我國高性能纖維及其輕量化技術相關產業科技前沿領域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研究。 項目研究成果表明:新能源汽車是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計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達到500萬輛,輕量化技術是節能減排、提高電動車續航里程的必由之路。國內外幾乎所有汽車企業都開展了碳纖維復合材料汽車或零部件研發,但遇到一系列發展“瓶頸”,涉及方面主要包括:復合材料整車及零部件設計準則、數據庫與評價標準;復合材料零部件自動化量產技術與裝備;從碳纖維到復合材料汽車整個產業鏈的合作機制;碳纖維汽車維修、回收及循環利用技術體系;車用低成本碳纖維及其中間體材料產業鏈;輕量化科技創新體系,科技投入不足;具有汽車學科基礎又有材料學科基礎學科交叉人才的隊伍建設滯后等。 該項目的立項及取得的成果對新材料與汽車輕量化的有機結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于政府決策管理、相關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化纖聯盟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品質原液著色纖維開發及應用” 2016年9月6日,由化纖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品質原液著色纖維開發及應用’啟動會”在福州召開。 該項目是2016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之一,研究重點內容包括聚酯、聚酰胺原液著色纖維聚合、紡絲動力學與色彩變化機理;高比例、多元組分添加與高效均勻分散技術,高效色母粒、色漿制備技術,色母?;蛏珴{、功能組分協同控制及纖維制備技術,紡絲、整理工藝技術及專用助劑;建立原液著色纖維制備與應用數據庫和標準規范,形成工藝、裝備與控制系統的中試驗證平臺,實現原液著色纖維制備與產業鏈應用示范等。該項目由化纖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沈陽化工研究院、北京化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石化儀征化纖、廣東新會美達錦綸股份有限公司、際華3543等上下游18家單位共同 承擔。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化纖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趙強等專家領導一致認為,“高品質原液著色纖維開發及應用”項目符合化纖行業環保及清潔化生產的現狀,其研究內容針對原液著色纖維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對于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他們表示,項目的各成員單位應積極協同創新,共同完成發展目標。 《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規范條件》推廣活動取得顯著效果 2015年7月1日,工信部制定的《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規范條件》(以下簡稱《規范條件》)開始實施?!兑幏稐l件》指出,各有關部門、企業在再生化學纖維(滌綸)項目建設、投資各案、環評審批、土地供應、信貸投放、質量、安全監管等工作中應以該規范條件為依據?!兑幏稐l件》對生產企業布局,生產能力、工藝和裝備要求,資源能耗指標,質量與管理,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社會責任,監督與管理及附則等方面有詳細的要求和規定。通過實施相關信息的申報制度,再生化學纖維(滌綸)行業準入門檻將被進一步提高,未能達到《規范條件》要求的企業將被逐步 淘汰。 為此,2016年3月~5月期間,受工信部委托,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分別在寧波慈溪、江蘇江陰、四川成都、浙江富陽、福建晉江、廣東普寧等地共舉行了6次《規范條件》申報宣傳培訓會議。會議向再生聚酯生產企業進一步明確了《規范條件》的目的及意義,針對企業填寫過程中涉及的相關考核指標(如水耗、物耗、能耗計算,單位產品新鮮水取水量計算,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的計算等)進行了重點講解,并就各地企業代表反饋的前期填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溝通答疑,使大家對《規范條件》的實施細則、注意事項及相關信息的填寫及計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6次再生滌綸集中地區宣傳培訓會議,參會單位涵蓋了全國大部分再生聚酯生產企業,參會代表約60%為各企業負責人,得到各地區行業協會和再生聚酯生產企業的大力支持,取得了顯著 效果。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綠宇基金啟動 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促進化纖行業的綠色發展,2016年3月16日,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與浙江綠宇環保有限公司共同設立的“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綠宇基金”在化纖協會第六屆二次理事會議暨中國化纖行業“走出去”高峰論壇上啟動。首屆“綠色化纖金鑰匙獎”表彰活動同期舉行。 綠宇基金的設立,旨在應對中國化纖工業面臨的能源和環境挑戰,引導行業走綠色低碳、再生循環之路,實現行業可持續發展和化纖強國目標?;饘⒅铝τ诎盐站G色發展趨勢,支持化纖行業綠色制造、循環再生領域的科技創新,推進化纖行業的綠色制造事業?;鹪O立專門獎項,鼓勵對行業綠色發展具有前瞻性和深遠影響的基礎性研究,支持綠色制造工程前沿技術研究,推動綠色制造評估與信息平臺建設,表彰對化纖行業綠色制造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團隊和個人;基金還將組織開展以推動綠色發展與環境保護為主題的會議論壇及公益活動。啟動會上,對獲得首屆“綠色化纖金鑰匙獎”的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青島大學夏延致教授、東華大學陳龍教授獲得“綠色化纖金鑰匙”學術帶頭人獎;江蘇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金鑰匙獎;青島大學、海鹽海利環保纖維有限公司獲得銀鑰匙獎;銅鑰匙獎由浙江綠宇環保有限公司、龍福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德福倫化纖有限公司3家企業獲得。福建三宏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獲得優 秀獎。 2016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高級培訓班學員畢業 2016年11月14日,2016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高級培訓班畢業典禮在京舉行。37位來自化纖、紡織、染整產業鏈從事產品開發、生產技術、售后服務和戰略發展研究等相關工作的中、高級技術及管理人員完成培訓,成為“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高級培訓班”的二期畢業生,并獲得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委托頒發的《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培訓證書》。 “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高級培訓班”是由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北京服裝學院聯合舉辦的紡織人才培養平臺,邀請北京服裝學院、東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知名院校的資深教授及紡科院等行業專家聯袂授課,梳理紡織理論知識、解讀國家發展政策、分析行業投資環境、介紹紡織最新技術、指明產品研發動向。同時,為提升紡織化纖管理人才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培訓班特組織學員前往紡絲、織造、染整生產企業、纖維檢驗中心、產品研發基地等實地參觀學習,由行業專家進行現場指導,分享經驗。學員一致認為,培訓內容充實、受益匪淺,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而且提升了視野,拓寬了思路,為企業未來產業鏈合作指明了 方向。 “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高級培訓班”以創立產業鏈科技交流俱樂部、打造紡織“黃埔軍?!睘槟康?,旨在促進企業創新發展、轉型升級,更好地適應紡織新形勢。該項目成功列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高級研修項目》。在2016年11月5日舉辦的中國紡織人才工作大會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榮獲2016中國紡織行業“知識更新工程”特別貢獻單位。 |
關于我們|手機版|下載說明|促織網
( 京ICP備14010041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6754號 )
GMT+8, 2025-7-25 21:06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